臺灣健保新制九月上路─同病住院 同額給付

為減少醫療浪費,從今年九月一日起,健保將改採"包裹"定額給付的DRGs(診斷關聯群)制度,一百一十一項以疾病為主要分類的住院醫療項目中,不管病患住多少天、用什麼藥,健保局都對醫院給付一定的金額,民眾日後可望少住院、少做不必要的檢查及少吃藥。

確定實施DRGs新制後,民眾最擔心醫院會不會基於"收支平衡"的考量,要求病人提早出院?或是只收輕症的病患,不收病情比較複雜的病患,以獲得最大利潤?

防堵醫療人球 專人接聽申訴

健保局醫管處經理蔡淑鈴表示,為避免"醫療人球"的產生,健保局會雙管齊下,一方面派專人接聽民眾申訴電話,另一方面會配套針對病患實際住院天數及出院的適當性加強審查。

至於癌症、愛滋、血友病、罕見疾病及住院天數大於三十天的重症病患,由於花費較高,狀況特殊,暫不列入DRGs,民眾仍依舊制看病,避免醫院拒收重症病患。日後醫院嚴重拒收病患,輕則違規記點,如果情節重大可以裁量停約。

癌症、愛滋等重症 暫不列入

蔡淑鈴說明,將住院病患依年齡及疾病的嚴重度分類及分項,且對每一分類分項採"包裹"定額給付,稱為DRGs。以剖腹產為例,過去的健保實報實銷給付三萬二千多點(一點大約○.九元),實施DRGs之後,會將剖腹產分成有合併症或併發症,分項更"細"給付,醫院若處理有合併症產婦會給付三萬五千點至三萬七千點不等,且各層級醫院間的給付也會有所差異。

蔡淑鈴進一步指出,DRGs實施後,不見得所有給付都下降,有的項目反而增加,主要目的是要醫院更精準控制醫療支出,醫院不再像過去一般,醫療費用花得愈多就領得愈多;同時還可強迫醫院訂出標準臨床指引及作業流程,更有效治療病患,縮短病患住院天數,病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用藥及住院檢查,有助於提升醫療品質。

初期111項先行 余分6年完成

健保局今年九月率先實施的項目包括腎臟及尿道手術、女性乳房及生殖系統手術、耳鼻喉及口腔手術、多發性外傷及皮膚等多項手術共一百一十一項,以後再逐年增加。

DRGs制度研議已久,衛生署及健保局從二○○七年起,就兩度擬定實施日程,但因醫界及外界質疑不斷,加上選舉等政治因素考量,DRGs因此兩度停擺。

不過衛生署認為事緩則圓,醫界及民眾的疑慮可以慢慢溝通消弭,不必急著全面推動DRGs,原先規劃在四年完成二十四類、九百六十七項疾病的進度,將會放慢腳步,在六年內分階段完成。



本文留言

作者魏怡嘉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