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部病變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失明的主因之一,臺灣約有24萬名老人有黃斑部病變。臺北榮總今天發表黃斑部病變新療法的跨國研究成果,經過四個月到一年治療,患者視力平均約改善0.2。
這項由臺北榮總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李鳳利主持的計畫,針對黃斑部退化病變引起視網膜下中央凹脈絡膜血管新生患者,在患者眼球玻璃體,注射ranibizumab單株抗體藥物,抑制新血管生成、生長和滲漏,減緩視力惡化。
研究總共收治95名位病患,包括臺灣51人、韓國44人,患者每個月注射一次0.5毫克的ranibizumab。到第四個月,病患平均最佳矯正視力可有效改善9.3個字母 (視力量表以字母計算,平均每改善5個字母,視力約改善0.1);其中臺灣病患改善10.1個字母,韓國病患改善8.3個字母。
治療到第12個月,病患平均最佳矯正視力有效改善10.1個字母,相當於視力改善0.2,其中臺灣病患改善9個字母,韓國病患改善11.5個字母,比雷射光動力治療更能減緩視力惡化。
臺北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陳世貞說,目前治療黃斑部病變,主要採用雷射治療或光動力治療,這兩項對眼部出血、滲漏造成的眼部積水或腫脹,需要一到兩個月才能消退。但注射ranibizumab藥物一週內就可改善積水、消腫,視力很快就可獲得改善。
衛生署3月底已核准這項藥物,治療方法是每月打一針。陳世貞說,目前這項藥物沒健保給付,打一針5萬元,治療一年就要花60萬元。
陳世貞表示,注射ranibizumab藥物治療黃斑部病變,國外要持續治療兩年,臺灣的做法至少連續打三針,再追蹤是否需要後續治療;但新藥物,並非人人適用,少數病情較複雜的病患使用後,還是要搭配光動力療法。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黃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