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正書簡(圖)
漢字蘊含著豐富的古代人文資料
馬英九日前拋出"識正書簡"概念,所謂識正,就是認識正(繁)體字,因此建議書籍印刷體盡量採正體字,而一般書寫可用簡體字,希望兩岸能就此達成共識,與中華文化的古籍接軌。
馬英九此語一出,許多人沒搞清楚他的原意,以為他要在文化上向中共靠攏,讓臺灣人也開始學簡體字,因此綠營立委蔡同榮痛批馬英九學秦始皇搞"書同文",是配合中國的"文教統戰首部曲"。
由繁入簡易,由簡入繁難
馬英九後來澄清說,大家誤會了他的意思,因為他提倡"識正書簡"是"對大陸"說的,不是"對臺灣"說的,他希望對岸能有更多人能認識繁體字,而非在臺灣內部推廣簡體字,因為中文字由正入簡易,由簡入正難,而且馬英九一直對漢字有深厚的感情,他認為正體字才能代表中華文化的特色,但大陸因長期使用簡體字,許多大陸民眾看不懂正體字,因此他才希望兩岸能就"識正書簡"達成共識。
其實,臺灣學校教育雖沒教簡體字,但臺灣人到大陸去看簡體字,卻比大陸人來臺看繁體字容易,因為臺灣人在一些非正式的文件上,也會使用簡體字來書寫,像臺灣的"臺"常寫成"臺";身體的"體"常寫成"體";豐富的"豐"常寫成"豐";這些字的非正式寫法,就與大陸使用的簡體子一樣。
而大陸一些用語所用的簡體字,許多是筆劃較簡單的同音字,例如,臺灣人寫"手錶",大陸人寫"手錶",而這個"表"字,在臺灣其它的繁體字中也用,像"表格";而"以後"的"後"字,大陸人寫"後",但這個"後"在臺灣,大多用於"國王皇后"的"後"字上,這些字雖不同,但讀音相同,所以臺灣人看到這些詞語,念出來猜一猜,多半意思八九不離十。
習慣用語差異較多
兩岸人民在溝通上,除了繁簡字的差異外,比較會引起誤會的,是兩岸的習慣用語。早期臺灣男人赴大陸旅遊後,回臺灣常講一個笑話,因為他們在咖啡廳點一杯咖啡,服務員就問他:"先生,你要不要伴侶?"這句話常令他們感到尷尬不已,以為服務員在做色情媒介,後來才知道,所謂的"伴侶"其實指的是奶精。
因此,馬英九還主張,兩岸民間應該合編"中華大辭典",把繁體、簡體的字詞語匯比較陳列,以利兩岸互動。他還說,下個月在湖南長沙舉行的兩岸論壇,應是討論這個議題的好時機。
像臺灣工廠所謂的"生產線",大陸稱"流水線";臺灣人說"缺貨",大陸人則稱"斷檔";臺灣形容男人在家做家事為"家庭主夫";大陸則稱"家庭婦男";臺灣說"馬鈴薯",大陸則稱"土豆";臺灣說"高麗菜",大陸則稱"洋白菜";臺灣人說"坐計程車",大陸人則稱"打的";臺灣人把計算機的server稱為"伺服器",大陸則說"伺服器";臺灣人說"記憶體" ,大陸則稱"內存";臺灣說"晶圓",大陸則稱"矽片"...,凡此種種的用語差異,不勝枚舉。
中華大辭典編纂不易
所以當馬英九說,想編這本兩岸通用的中華大辭典時,許多經常往來於兩岸的人,都覺得有其必要,只不過,這本辭典該用什麼方法編纂?倒是一個難題。
因為臺灣孩子學中文時,是先學ㄅㄆㄇㄈ的注音符號,所以查字典是用注音符號或文字的部首來查,但大陸人不寫繁體字,雖然也可以用文字部首查字典,但是拼音則看不懂ㄅㄆㄇㄈ的符號,因為大陸人是用漢語拼音開始學中文的。
難怪兩岸之間來往這麼久,許多人都有意整理兩岸用語對照表,但這本兩岸人民皆能適用的"中華大辭典",卻至今遲遲未能有系統地編成。
- 關鍵字搜索:
-
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