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禪學治療(組圖)
根據美國醫院協會的數字顯示,68%的公立醫院設有宗教護理計畫,但很少有佛教僧侶。而貝絲猶太醫療中心,則有20多個在職或培訓中的佛教徒,他們為孕婦、癌症晚期患者等人提供冥想、祈禱甚至按摩服務,有時還幫助醫院裡精神壓力過大的醫護人員...。
一個55歲的男人,由於肺癌和肝硬化變得漸漸消瘦、大腦腫脹,但他卻拒絕臨終關懷。紐約貝絲猶太醫療中心的醫護人員,正在談論著這個棘手的問題。
「這真的很可悲。」羅伯特·楚鐸·肯拜爾對大家說:過去面對類似案例的時候,他會向嗜酒病人坦白他自己的戒酒史,從此聊起,談話會緩和病人的精神痛苦。
「這是一種好方法嗎?」一個醫生質疑。
心理學家說:「也許是個辦法,心理學家無法解釋所有的事情,神職人員玩的是另一套。」
楚鐸(音)和大多數神職人員不一樣,他在擁有1,368個床位的曼哈頓貝絲猶太醫療中心,宣揚佛教精神:「我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又是為病人健康著想的,有何不可呢?」楚鐸禪師說。
克申(音)與楚鐸共同創辦了「紐約禪學中心」。去年,他們開始把學生帶進醫院,作為美國首個被「臨床宗教教育協會」認可的臨床佛教護理人員培訓計畫,他們從出家開始就使用現在的法名!
支持者認為:當美國數百萬病人在為巨額醫藥費愁眉不展之時,尋求其他療法更為重要,不用依賴藥物和住院 ─ 禪學中心鼓勵人們通過打坐冥想、呼吸練習和簡單的談話,把自己從壓力和痛苦中脫離出來。
即便無法治癒疾病,這也能讓人變得輕鬆愉快。而且禪師們能有更多時間陪伴病人,這是忙碌的醫護人員做不到的。
「我們主要是聆聽。」在猶太醫療中心進修的禪學學生鮑勃說,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歡迎他。
不久前他走進一間病房,病人朝他大喊:「我正要吃飯呢!我是猶太人,滾!」面對這種反應,鮑勃總是用溫和的態度去面對,把他轟出房間的病人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只要病人感到平靜就好。
但一些醫生也懷疑所謂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婦產科醫生布魯斯一直批評祈禱和冥想可以治病,鼓勵病人進行怪異的行為,這種療法並沒有科學根據。
布魯斯說:中西醫結合反映了醫療保健行業的激烈競爭,一些主流醫學中心推廣非藥物療法就是想「奪回一些已經流走的病人」。「你可以接受化療,也可以換成針灸、按摩和氣功,這難道是合理的嗎?」
貝絲猶太醫療中心的佛徒們堅持他們會小心接觸病人,並絕不反對醫生的建議,他們沒有搗亂問心無愧。一次會議上,克申建議:一個拒絕胰島素注射的63歲糖尿病嚴重患者,可以採用非藥物療法,例如中藥和螞蝗。
但醫生反對說:「她的糖尿病需要真正的醫藥來控制!」
鮑勃最近在腫瘤科走訪,他總是輕輕敲門然後坐在病人旁邊,忽略電視裡吵雜的流行音樂或是廣告口號。天,鮑勃問一個以前接觸過的患鼻腔癌的緬甸病人。
「你看上去很疲憊,是不是很不舒服?」病人已經病得無法進食,但他還是想進行呼吸練習以緩解疼痛。他掙紮著坐起來閉上眼,正如鮑勃教他的:「做一次深呼吸,吹走你臉上、鼻子裡、眼睛裡的所有毒素,然後你就可以把平靜帶給自己。」
接著,鮑勃又看望了要做乳癌手術的維多利亞,一個信仰羅馬天主教的菲律賓人,她泣不成聲地訴說她的病情,說去世的丈夫無法陪她渡過這些艱難。而後兩人一起做了祈禱。
禪學的支持者認為:佛教徒的出現給忙亂的醫院帶來了寧靜,病人通常是歡迎他們的。「很多病人還不瞭解禪師是做什麼的。」貝絲猶太醫療中心的社工特麗說,「許多病人對法師、神父等都充滿了好奇。」
克申最近陪一個天主教神父去見一對剛失去孩子的夫婦。他說神父不想單獨前往,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已死的嬰兒。醫療小組討論案例時,牧師、禪師們就在旁聽。針對一個30歲的中國癌症病人,醫院裡的佛教徒楚鐸建議他們要注意中國文化,「你們不能總在他們面前提到死亡。」
每星期楚鐸都會走訪精神病院,那是貝絲愛滋病醫療中心的一部分。大多數精神病人都經歷過悲慘人生,蓬頭垢臉,坐過監獄或者曾流浪街頭...。
但如今,他們在享受頭部按摩,嘴裡一邊朗誦《妙法蓮華經》,楚鐸輕柔的聲音在房間裡縈繞,驅逐了煩人的嘈雜。
「每當我冥想的時候彷彿去到了美麗的地方,儘管來自布魯克林,我卻想著巴黎和牙買加。」病人說。
另一位禪學學生,叫大家記住在法航空難中消失的228條生命。這次失事提醒我們人生是短暫的,楚鐸勸告人們對自己更好些:每天少抽一根煙,少吃一個甜甜圈,少去星巴克會更好。
隨後,楚鐸單獨約見了拉斐爾,一個曾經皮膚柔亮的愛滋病患者;他哭著談論不再相見和交談的未婚妻,而楚鐸則一直握著他的手,只是聆聽...。
- 關鍵字搜索:
-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