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記憶力

美國教育學者倡導的"超級學習法",首先要知道如何放鬆自己,減輕壓力,再努力去抓住學習時的樂趣;進而運用聯想力、想像力,啟發自己的天賦潛力。

在俄國核子研究中心的一次聯誼晚會中,出席的都是蘇俄頂尖的物理學家或科學家,當節目進行到一半時,突然出現了一個自稱叫庫尼的男子,他請求在場的科學家們和他完成一項表演。

方式很單純,只要拿起粉筆來,在對面牆上掛著的那塊黑板上畫圈圈就好,盡量畫,快速地畫,不管是重疊了,或交集了,都無所謂。

於是有些人就照著那樣做,一起來畫圈圈,在一聲"停止"令下,大家都停了下來,就在轉過身,面對"會眾"的那個剎那,庫尼已經說出了在黑板上所畫圈圈的總數一百六十七個。

只見在場的那些科學家們,個個面露驚訝,在費了不少心力,又花了好幾分鐘的時間,才算出了黑板上的圈圈總數,果然一點不差,就是一百六十七個。

庫尼現身說法,說明瞭他的"瞬間計算"以及"精確記憶"絕技,任何事物,他只要看過一次或聽過一次,就能銘記不忘。

或者是因為經過了這次表演,俄國激起了調查天賦異稟的熱潮,密切注意任何具有精確記憶的人,也研究那些具有超感覺能力的人。

美國的教育學者,在深入考察俄國的教學狀況後,倡導"超級學習法",據說可使學習的速度增快。

簡單些說,這種方法就是,首先要知道如何放鬆自己;減輕壓力;再努力去抓住學習時的樂趣

;進而運用聯想力、想像力、去啟發自己的天賦潛力。

聽來似乎是無新意,但若能實際做到,的確也要知道一些技巧才行。

有人說:有的音樂,可以增進人類的記憶力,因此,也能增加學習的速度。

在實驗中,播放一種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分鐘六十拍、每小節四拍,由弦樂器演奏的安詳而恬靜之樂曲,會使被實驗的對象進入神經鬆弛狀態,這時,血壓降低了,脈搏的跳動也慢了下來,腦波呈現出緩和的曲線。

奇妙的是,只有聽那種音樂,才會產生如此神奇的結果。

具體些說,這種音樂在十七、八世紀叫做巴洛克音樂,像巴哈、韓德爾、海頓等的室內樂、舒伯特的歌謠、或莫札特的小夜曲,都有類似的功效。

若換成我們的國樂曲,像古典的絲竹音樂等,當也可在二者之間,畫上一個等號。

電腦有記憶體,人有記憶力,互有短長。

(劉學慧整理)


本文留言

作者陳宏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