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A望遠鏡 收到火星訊號(圖)
全球最大 解析度超強
臺灣科學研究團隊參與的全球最大地面天文望遠鏡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透過臺灣負責組裝的前段接收機次系統,首度睜眼(對準目的物)接收到火星干涉訊號!
天文望遠鏡接收火星訊號不是第一次, ALMA接收到火星干涉訊號的意義在於,預計於二○一二年完工的ALMA計畫順利完成階段性任務。中研院天文所助研究員呂聖元表示,全球眾多研究團隊都期待透過大型天線陣列,觀測宇宙誕生初期的星系狀態,探索太陽系等行星起源;ALMA未來能讓科學家探索宇宙初期形成的恆星與星系、瞭解恆星誕生過程中的未知細節。
呂聖元說,在毫米與次毫米波段部分,ALMA是探索宇宙的最先進探測工具,與目前所有望遠鏡系統相較,ALMA在該波段間可看到更暗的天體,影像解析度超強,像是人站在臺北就能看高雄的一枚一元硬幣。
天線距離最長達18公里
為了測試ALMA的功能,研究團隊把它對準火星觀測,四月三十日於智利海拔五千公尺漠地,接收到來自火星運作的微弱訊號,經震盪強度進一步驗證,的確是火星的活動訊號。呂聖元形容,ALMA的天線移動快速、鏡面光滑,拍攝到的影像精細度,是開始架置十四年以來的最好狀態。
地面天文望遠鏡計畫ALMA,由直徑十二米及直徑七米、總數六十六座天線組成,天線間距離最長可達十八公里,分布範圍相當於臺灣恆春半島。這次接收外太空訊號所使用的電子設備,其中一組就是由國科會資助、中研院及國內大學攜手組成的臺灣科學研究團隊負責整合、測試的前端接收機系統,臺灣因此有機會與全球科學家共享觀測資料。
想要接收自火星的訊號,須先透過兩座直徑十二米ALMA天線進行收集,兩座天線可轉化為高解析度的望遠鏡系統,把電波轉成影像。呂聖元說,每對天線都能提供獨特訊息,整合資訊就能建構天體影像。
呂聖元比喻,ALMA天線就像是人的眼睛,由美國、加拿大、日本、荷蘭及英國提供的接收機模組是視神經,臺灣科學家負責將之組合,像聯結成視網膜,讓大型天線陣列接收來自浩瀚宇宙的訊息,再重組為影像。
- 關鍵字搜索:
-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