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黑了!曝光中國殯葬行業暴利黑幕

近些年,墓地資源匱乏、殯葬費用過高、生態環保葬變味,導致「死不起」成普遍性社會問題。

弊病1:朝向好的墓地須加8000元統一制碑

「墓地價格昂貴。目前武漢市經營性公墓中,6880元以下的普通單體墓位、壁龕等在各個公墓中比例很小,甚至絕跡;墓位較大、做工細緻、環境優美的墓地價 格一般都超過8000元;價格在2萬元左右的墓地也就屬於中等水平。有的陵園還有面議價格的墓地,面議底價在10萬元左右。」

漢陽扁擔山公墓,正值大量市民趕來祭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價格最低的墓地為1.08萬元,位於山頂。如果喪戶希望日後祭掃方便,可以選擇陵園「南特區」的墓地,位於平地,喪戶不必爬山,價格從1.28萬元到3.3萬元不等。

陵園迎面山坡上的墓地價格為多少?該工作人員介紹,這面山朝向較好,上面的墓碑必須採用「藝術影雕」,要刻上座右銘。因此實際價格會有一定上浮,例如標價2.88萬元的墓位,最後價格約為3.6萬元。

「那如果喪戶不想刻上座右銘,只想選用一般的墓碑呢?」這位工作人員答覆:「不行,因為這面山坡朝向公墓正門,考慮到陵園形象,這裡的墓碑必須用影雕,以便統一、美觀。」

這不是霸王條款嗎?採用哪種樣式的墓碑是喪戶的自由,陵園不該強加。墓地價格已不便宜,墓碑再動輒七八千元,喪戶的負擔不是更重了嗎?

接待人員介紹,在扁擔山公墓,也有面議價格的墓地,起價20萬元,上不封頂。
  


弊病2:部分陵園樹葬既不便宜也不省地

「陵園公墓單位壟斷經營,過分追求經濟效益,使生態環保喪葬變味。這也使得部分選擇樹葬、草坪葬等環保生態喪葬方式者望而止步。據調查,選擇節地的壁葬、花壇葬、樹葬的比例只有9%,不佔地的江葬僅為1%。」

——摘自民革武漢市委的調研報告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人開始呼籲在武漢推行樹葬、草坪葬等環保葬方式。從2000年起,武漢開始提倡這些環保生態喪葬方式。

29日,石門峰都市陵園接待中心一工作人員介紹,該陵園目前主要推出松柏樹葬,價格為4888元。武漢最大的樹葬區是位於江夏龍泉山的孝恩園,辦公室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的松柏樹葬為2萬元,櫻花樹葬為2.5萬元,「幾千塊錢的樹葬我們這裡沒有了。」

在孝恩園西區,數百個桂樹塚、櫻花樹塚連成一片,每棵樹間隔約2米。粗略計算一下,1個樹塚佔地面積在4平方米左右,約相當於4個地墓的面積。目前的樹塚大都不是深埋骨灰,而是將骨灰罈埋在樹下,並設置小墓碑。這不僅與化灰為泥的意願違背,佔用土地也超過地墓。

這樣下去,樹葬與地墓還有什麼區別?在很多陵園,樹葬既不便宜也不省地,似乎有違當初推行的初衷。

  


弊病3:低價骨灰盒只有樣品但拒絕自帶

殯儀館現存的主要是木質或石質的骨灰盒,價格從190元到28800元不等。但由於中、低價骨灰盒很少有貨供應,特別是低價骨灰盒只有樣品,根本沒有存貨,加之殯儀館禁止自帶骨灰盒,致使喪戶不得不以中高價消費。

——摘自民革武漢市委的調研報告

不少喪戶抱怨,殯儀館提供的低價骨灰盒只有樣品,沒有存貨。前不久,一位市民的岳母去世,送到殯儀館,最後選用了1800多元的骨灰盒,還只是中低檔。好一點的骨灰盒有漢白玉的、紅木的,動不動就6000多元直至上萬元。

不僅如此,殯儀館往往禁止喪戶自帶骨灰盒。另外,部分殯儀館自選服務收費項目繁多。一位市民的母親去世後,正要推進火化爐時,殯儀館工作人員突然 問遺體下需不需要墊上一塊布,需要的話要另交100元。為什麼這些情況不能在辦手續時就告知?在親屬最悲痛的時候,突然說要加收費項目,總覺得心裏很不是 滋味。當一些自選項目和常規項目混在一起擺到逝者家屬面前時,為讓親人早點入土為安或怕背上對逝者不孝的包袱,這些家屬一般不會甚至忌諱選擇「不要」,這 是在誤導殯葬消費。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