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基金會被指索要封口費

中國甚受廣大消費者矚目的中國消費者基金會驚傳被指索要封口費,相關單位表示,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北京"京華時報"今天報導,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近日披露最新公布的"白酒檢測比較結果"中,4家酒企產品被指質量不合格。

酒商反彈指稱,消費者基金會下屬單位此前曾多次打電話給企業,邀請參加中國消費者基金會下屬單位的評選活動,要出資金人民幣6000元到1萬元,企業拒絕後,對方又說已經檢測到產品不合格,說只要企業拿出2000元,可以不曝光。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日前披露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曝光的"汝陽杜康"等酒質量不合格後,汝陽縣人民政府表示,"該基金會對所檢酒品未經生產企業確認,草率進行通報,損害企業的聲譽"。

報導指出,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基金會的業務主管部門中國國資委表示,如果該基金會透過相關組織向企業索要"評選費、封口費"的話,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報導表示,針對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通報汝陽杜康產品質量問題一事,汝陽杜康所在地汝陽縣人民政府表示,汝陽縣人民政府經認真調查後鄭重聲明,2006年10月15日汝陽杜康(集團)總公司並未生產規格型號為450ml、42%vol的濃香型一級杜康酒,希望保護中國消費者基金會提供所抽查樣品的實樣,以便進一步核實此酒的真正來源。

報導指出,汝陽縣政府在聲明中表示,"該基金會對所檢酒品未經生產企業確認,草率進行通報,損害企業的聲譽。為此,要求該會透過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我們將保留訴訟權利。"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