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變成水都? 溫室效應變天後遺症

不少華人喜歡定居冰天雪地的紐約大都會,因它沒有美國西岸常見的地震或森林大火,但若有一天,紐約的海水持續上漲或溫度竄升後,全球金融之都會變成義大利威尼斯嗎?

由紐約市長彭博 (Michael Bloomberg)去年一手籌劃成立的溫室變遷效應研究小組完成最新報告,特別提出紐約市未來數十年可能面臨嚴重水患警訊。

報告指出,到了2020年左右,紐約市年均溫度將增加華氏3度,圍繞全市的海平面將上升2到5英吋。到了2080年代,氣溫將比現在再高出7.5度,而到本世紀末,紐約周邊海平面將升高12到23英吋。

聽起來有點像恐怖科技電影的情節,屆時紐約市會不會成為如今威尼斯的水都景象?

對此,彭博大聲疾呼,呼籲各方重視溫室效應,此刻著手規劃因應,遠比全市碰到大災難後再進行重建,要簡單許多且花費較少。

紐約媒體雖然報導不少,但篇幅都不大,或許大家都覺得這是「很久」以後的事,而且若成真,一般市井小民也莫可奈何。事實上,溫室效應、氣候變遷已成為剛接任能源部長的華裔科學家朱棣文的重要挑戰之一。

試想若棋盤式的紐約市氣溫持續上升,夏天的曼哈坦勢必更加炎熱,華氏百度以上景象愈來愈常見,電力耗費更為驚人,停電會不會變成家常便飯?低於華氏零度以下的冰雪天數將減少,而海水上漲是否讓濱海的昂貴屋主急著拋售?

研究小組召集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羅森茲威(Cynthia Rosenzweig)坦言,很難評估或預測溫室效應對特定地區的影響程度有多大,一切只能及早因應準備,減少可能的災情。

彭博曾將全球溫室效應災禍比擬有如恐怖主義威脅,強調減少廢氣排放是長期抗戰的任務。

這份聳動的報告提醒民眾,未來更多暴風雨將導致市區水患更常見,一般住宅地下室也比較容易淹水,部分或大規模停電情形比例將增高。

研究小組建議市政府規劃設置降溫中心(coolingcenters),因應熱浪來襲;政府部門重要設施應及早遷往較高處所;未來新建築物應融入溫室變遷的設計概念等。

紐約市政府計畫在年底前推出更為詳細的因應計畫或政務推動概念,或許企業主、商家甚或一般市民也應及早做出準備,來一場全民大作戰。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