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受傷遊客家人:死也要死在美國

同樣是中國遊客,同樣是遭遇車禍,為什麼"待遇"相差這麼大呢?難道人死,也要挑個地方嗎?發出這種感慨的,是一名在泰國受重傷的遊客的家人。他是在看到中國遊客在美國遭遇重大車禍的報導後,給筆者講這番話的。


  美國車禍現場

1月31日,中國遊客在美國遭遇重大車禍,7人死亡,十幾人受傷。而在此前一個多月,2008年12月26日,在泰國的中國旅遊團也發生了一起重大車禍,一死十七傷。美國發生的事故,媒體有詳盡的報導,泰國出現的車禍,筆者則做了仔細採訪。兩起事故有非常相似的地方:都是中國遊客死傷不少,都是華人公司做" 地陪",都是為了降低成本趕行程,都是平地翻車,司機也都是被懷疑為疲勞駕駛......

但是,兩起事故發生後,各方反應卻有著天壤之別。不論是政府部門、新聞媒體還是當事旅遊公司。中國遊客在美國出事後,上海市領導親自過問,旅遊局專門成立緊急事故小組,並啟動緊急預案,中國駐美使領館也成立事故工作組。而泰國車禍發生後,除了中國駐泰國使館方面看過傷員,沒有其他機構或組織過問此事。當事公司重視程度也不一樣,上海組團的旅行社及相關保險公司帶著巨款前往美國,而泰國事故中,一家組團的國內旅行社乾脆就沒派人來,事發至今也沒提賠償的事。

之所以差別巨大,事故發生地的國情不同是一個原因。美國法規嚴密,如此重大的交通比較罕見;而泰國管理鬆散,重大事故屢見不鮮,見怪不怪。因此,美國媒體密切關注,事故成了頭條新聞,而泰國媒體只報了簡訊,還把江蘇旅遊團錯說成臺灣遊客。

在美國遇車禍是不幸的,但卻比在泰國的死傷者又幸運得多。在泰國的死者家屬只拿到了人民幣10多萬元的賠償,另有兩名重傷員仍在曼谷的病床上掙扎。無怪乎一名傷者感嘆:看來死也要死到美國,而不要死在泰國這樣的地方!

同樣的事故,外國人按照各自國情加以解讀,說來合乎邏輯。可是,中國人為什麼有完全不同的重視程度呢?就拿媒體來說,中國報紙、電視鋪天蓋地、事無鉅細地跟蹤在美國發生的車禍,但對泰國的事故卻鮮有報導。難道同樣是同胞的生命與鮮血,洋人看重了,我們就當大事;洋人漠視了,我們就認為"不值得一提"嗎?

從新聞學的角度,也許可以為上述現象找出更為合理的解釋。按照新聞學的經典理論,我們眼裡的世界其實是由媒體構造的,媒體提供的信息決定了人們的認知。通過大量突出地報導某個事件,媒體能夠強化事件在公眾心目中的重要程度。中國遊客出事後,美國媒體突出報導,中國媒體緊跟,這就引起了中國民眾的廣泛關注,引起了政府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從而讓善後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這一邏輯關係從一個新的角度昭示了一個老問題,那就是美國媒體在為全世界包括中國人設置議程。美國媒體放在頭條,事情就顯得重要,甚至連中國人的生命也要受美國媒體的左右。這真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生命價值的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任建民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