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牛年漫說牛文化 (圖)

 2009-01-28 17: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牛在先民告別"刀耕火種"進入"有史以來"的文明社會過程中,助過一臂之力,人們遂稱牛為"仁畜",甚至譽為"神牛",牛文化也隨之產生。

在我國文化典籍中,牛有極高的象徵意義。以乾、坤二卦統帥萬事萬物的《周易》中稱"坤為牛",即牛是負載生養萬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徵物,因為"坤像地任重而順,故為牛也"。可見牛的資格與天同位。春秋時《禮記》上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只有在遇到國事爭端,諸侯歃血為盟時,才割牛耳取血,每人嘗一點牲血,由主盟人手執盛牛耳的珠盤,稱之為"執牛耳"。

我國古代關於牛的傳說很多。大禹治水的傳說就與牛有關。長江三峽之一的西陵峽南面有座黃牛山,據說是有頭神牛幫助大禹抵通三峽,後來,這頭牛就化身為黃牛山。《莊子·養生主》篇中記載有"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是一位頗會宰牛的廚師,成語有"目無全牛"、"官止神行"等皆由此而來。關於牛的傳說,最為精彩的當數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詩經·小雅·大東》中的牛郎、織女,還只是隔著銀河的兩顆冰冷的星星,到了漢代,人間的愛情生活演繹到了牽牛、織女星上。《古詩十九首》中有"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句。到南朝時,兩星間的情愫更進了一步,郎女婚配了。南朝梁殷芸的《小說》有此情節。接下來"天帝怒,......但使一年一度相會"。當然,王母娘娘並沒有徹底否定牛郎織女的婚姻,禁絕的只是仙俗之間的朝夕相處。清人許纘曾有"算來若不隔銀河,怎見得相逢更好"的脫俗之見。清代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卷一中,有一則罵桑感槐的"罵牛"故事:董某要把一頭瘸牛賣給屠夫,牛脫韁逃到董亡父墳地,長臥墓前,百般鞭打而不起。一位鄰居老人來了,把牛罵個狗血噴頭:罵它不該從河裡救出那個該死的董父,讓他多活十餘年,害得他的兒女又買藥、又置棺,還得每年掃墓......董某聽後很是慚愧,再也沒賣那頭牛。

我國古代關於牛的藝術作品數不勝數。遠古的岩畫中即可見其蹤影,線條稚拙卻透出剛勁之氣。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龍山文化陶質牛頭,刻畫簡練,卻神氣活現。唐代韓所作的《五牛圖》,可謂牛畫精品,五頭牛姿態各異,用筆厚樸舒緩,設色恬淡怡然,活力躍然紙上。過去民間的牛畫,也有《春牛圖》。畫出了春牛耕耘的情景,引人入勝。現代畫家徐悲鴻雖以畫馬見長,但他所素描的牛也頗精彩。他的《雙牛》、《路旁牛》、《白牛》、《兒童和牛》之作雖然都是寥寥幾筆,卻畫得十分傳神。現代畫家李可染對牛更有感情。他說:"吾崇其性,愛其形,故屢不厭寫之。"他不僅畫牛,把自己的畫室還取名為"師牛堂",並在他的牛畫中寫道:"給予人者多,取與人者寡,其為牛乎!"著名畫家、雕塑家韓美林的牛畫、牛雕獨具一格。廣東畫家劉啟端以畫牛聞名海內外,1997年(牛年)香港回歸時他畫一幅《百牛圖》以示祝賀。

牛的藝術雕塑,古往今來已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在重慶大足寶頂山大佛灣南崖西端,有一組巨型石雕--牧牛道場。這組宋代彫刻借用牧人馴牛的過程,以牛比心,以牧人喻作修行者,從初時的心猿意馬,最終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如已知出土文物中,有新石器時代安徽望江遺址出土的陶牛首,遼寧東溝縣後窪遺址出土的石雕牛頭;有陝西洋縣出土的商代銅牛觥,牛的造型生動,紋飾精美絕倫;太原出土的北齊陶牛,牛角上挺,牛首昂立,鼻孔張大,脖弓腰下彎,四蹄分踏,顯示了強悍的陽剛之美;還有西周中期陝西歧山縣賀家村出土的銅牛尊;有漢代長沙河西出土十件陶牛,漢墓寧夏出土的夾牛,東漢墓甘肅武威出土的木牛、木車,東漢時河南偃師李家村出土的鎏金銅牛;有戰國時期江蘇武進淹城遺址出土的銅牛犧簋,戰國後期陝西興平豆馬村出土的銅犀牛尊;有唐代河南洛陽出土的五件彩陶牛,甘肅秦安楊家溝一號唐墓出土的三彩牛,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為修建黃河蒲津橋鑄造的8尊大鐵牛,長3米多,最重的一頭45000公斤,一方面作為地錨拉住橋上鐵索,另一方面,古人認為"牛像坤,坤為土,土勝水",於是以牛鎮水安瀾,其中的四尊鐵牛已於1991年在山西永濟出土。

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有關牛的文物和收藏品,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並將在牛年的收藏人心中成為最"牛"的欣賞品和收藏品。

古人詩詞中對牛吟誦頗多,尤以力主抗金、後遭貶謫的南宋宰相李綱的《病牛》詩最著名。詩中寫道:"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願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作者以病牛自況,寄情明志,雖然筋疲力盡,還想為眾人溫飽再耕些田,這是多麼高尚的節操!

自古以來人們就愛牛、敬牛,我國有些民族還形成了傳統節日習俗。漢族中有"打春牛"之習,據史書載,自春秋戰國時起,凡立春前一日,全國各地都在城南門,以統一的制式,用泥塑一具春牛,天子王公、平民百姓都必須來鞭打春牛求豐收,人神共樂。唐宋時形成"舞春牛"習俗,舞春牛活動逐步從娛神發展到娛人。貴州遵義、仁懷、鎮寧一帶的仡佬族,每年農曆十月初一舉行"敬牛王菩薩"、"祭牛王"活動,據說這天是牛的生日。壯族的"牛王節"又稱"牛魂節"或"開秧節",時間不一,一般在農曆四月初八舉行,這一天耕牛免除勞役,餵糯米飯,配甜酒、雞蛋湯等。貴州榕江、東江一帶的侗族在農曆六月初六舉辦"洗牛節"。侗族中有這樣一個傳說:玉皇大帝見人間百姓終年勞累,不得溫飽,便派牛魔王下凡傳話,"賜人三天吃一頓飯肚子飽"。誰知牛魔王傳成了"賜人一天吃三頓飯肚子還不飽"。牛魔王為自己的失誤深感內疚,於是下凡變成耕牛,替人出苦力贖罪。由於牛賣力幹活,家家獲得豐收。人們出於對耕牛的感激,每年春耕後都為它洗塵,後相沿成俗。

牛對中國人的影響並不僅僅表現在生產、習俗方面,更體現在對中華民族內在精神的塑造上。以牛為標,化牛入性,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牛文化及勤勞奉獻的民族個性。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