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外企加強控制大陸糧食領域 中國官方憂心

 2009-01-22 11:5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海關總署近日接連發出預警,對外資企業控制大陸糧食領域深表憂慮。

北京"中國青年報"報導,中國海關總署在報告中稱,新加坡豐益國際斥巨資試圖壟斷大陸非轉基因大豆的問題,非常值得關注。

2008年8月,大陸市場傳出"豐益國際斥資30億美元收購東北大豆"的消息。同時,路易達孚也重金招聘副總經理,負責大陸東北地區大豆糧庫的談判與大豆採購業務。這些舉動立即引起關注。

中國海關總署此次預警的目的不限於大豆,而是"以大豆為鑒,在稻穀、小麥和玉米等主要糧食產品上防備外資的大舉進入" 。

中國是最古老的大豆原產地之一,15年前曾是較大的大豆出口國。但從2000年起,中國大豆進口量首次突破100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6年後,中國大豆淨進口2800萬噸,是大陸產量的1.77倍,進口依存度高達64%。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70%的油脂加工廠是外資或合資企業,80%的大豆壓榨能力被跨國糧食企業控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跨國糧商的目的是透過跨國戰略謀求高額利潤,透過影響世界糧食價格和糧食生產的結構來達到此目的。中國對糧食需求大,跨國公司一旦進入中國糧食市場,就會加大中國糧食市場的波動,同時影響大陸糧食安全。

據中國海關統計,2008年前11個月,中國共出口糧食(包括穀物及榖物粉、豆類、澱粉塊莖及薯類)349.3萬噸,價值19.5億美元,分別比2007年同期下滑67.5%和29.2%。共出口稻穀和大米93.1萬噸,下滑18.9%。出口豆類135.2萬噸,成長19.6%。2008年前11個月中國共進口大豆3414萬噸,同比增長22.4%。

李國祥認為,為了避免在國際市場被"暗算",中國政府有必要加強對糧食產品的干預力度。同時,要扶持中糧等大企業,還要對中小企業有相應的扶持政策。

三農問題專家徐祥臨表示,中國的國有糧食流通體制存在很多問題,但需要的是改革機制,不是非得要外國資金進入。

中國國家糧食局局長聶振邦說,將督促大陸國有糧食企業發揮作用,引導多元市場主體積極入市收購;並將適當增加大中城市、重點地區和薄弱地區的小包裝成品糧油應急儲備庫存,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加大糧食臨時收儲力度,滿足農民售糧需要。




来源:中央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