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百元假鈔事件拷問國家良知

 2009-01-13 01: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7
    小字


生活中遇到假鈔不是新聞。從"假鈔"一詞的約定俗成上,可知假鈔現象的普遍性。假鈔現象雖常見,多半屬於"散兵游勇"的單兵作戰,波及面不大,造成了社會恐慌不大。一旦假鈔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多數人談鈔色變,則假鈔現象就升格為社會事件,需要由國家出面像反恐一樣來打擊假鈔,平息不給其生存的空間。然而,當HD90等打頭的百元人民幣成為公眾關注焦點的時候,沒有火眼金睛的人們,唯一能選擇的是在網路上發布鑒別假幣的支招竅門。看水印、聽聲音、檢查金屬線、摸凹凸、看顏色......專家認為不應該每次打假都讓百姓去衝在前沿,銀行只教會打擊辨認假幣有推卸責任的嫌疑。(《成都商報》1月11日報導)


去公眾場所,我們被提示要謹防小偷;坐火車硬座,半夜裡好心的乘警會逐個車廂提醒乘客夜裡不要睡覺,當心中途被盜;離家外出,片警也是提醒我們要做好安全防備,以免竊賊乘虛而入。這些提醒,與其是警方在履行其擔負的安保職責,不如說是將自己的工作讓渡給公民,由其自負責任。這些有形的自負其責,習慣了也就變成了我們的一種意識形態,自己的東西理應自己看管。問題是,有些財產無論我們再警覺,也不是個人能力能看管得了的。鈔票真假由不得我們自己,類似不是我們自衛得了的事情還很多。比如說,交了的網費,一覺醒來,發現有網路竊賊盜走了,打電話問電信的客服,人家錄音不少,給我們支的招只有一個,這就是不要告訴別人上網密碼。你說沒有告訴過別人,客服會進一步勸你經常更換密碼。最後,他們反覆強調:你的心情我理解,沒辦法,你要自己注意......

安全感是個人感官的直接感受,是個人對社會的信任程度。當代社會,金融安全是任何國家第一大安全屏障,金融堤壩出現豆腐渣,將危及國家和民眾的安全。貨幣製作和發行之所以統統由國家包辦,無非是為了確保金融堤壩固若金湯。這種做法,體現是的國家倫理行為,其目的只有一個,維護國家穩定,增加民眾的安全感。而假鈔事件一旦成為全國性的事件,如果國家不首當其衝像對付恐怖活動一樣來打擊製作、販賣、流通假鈔者,而是一味地希望公民個人練就一副火眼金睛,隨時識破鈔票的真偽,這顯然是一種荒唐的當代神話。《西遊記》裡的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還有失靈的時候,驗鈔機還有檢測不出真假鈔票的時候,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的眼力呢!辨別不出假鈔,銀行有沒收的權力,公安機關卻沒有履行有效打擊假鈔流通的職責,最終買單的是誰?我國反擊假鈔的現行體制,不能不說沒有漏洞。面對漏洞,職能部門的反應如何?"這新聞我也剛好在看,現場電話採訪央行領導的時候,他們沒話可答就在那邊吹牛。""假鈔應由國家負責。是國家有關部門打擊不力才造成假鈔氾濫。普通老百姓納了稅,國家應保護他們的利益。官員們不能只拿高薪不管事。""很多銀行職員就在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換假幣,全國各地都一樣,就像奶粉裡的三聚氰胺一樣已經成了銀行業‘公開的秘密'了,別說什麼不知道,大家誰沒有從銀行裡取出假幣的經歷?這次,就查查銀行系統,絕對沒錯。""蘭州安寧區建設銀行就有這樣的職員!我曾吃過虧。""銀行才是最大的假鈔集團,據我所知,新假鈔不經過銀行這一關很難大規模流入社會,普通老百姓新鈔主要來自銀行,其他時間遇到新鈔都是非常小心的,假鈔很難成氣候。"


連日來,百元假鈔事件的規模在看漲,而國家還沒有明確表示受害者的損失有沒有救濟的辦法,也沒有見緝捕到假鈔的印製者和流通渠道。這是不是一種失職姑且不論,起碼拷問的是國家的良知。"良知"者,"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如果孟老夫子的這個定義是面鏡子,那麼,有關部門該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在假鈔事件上體現了多少的國家良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凱迪網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