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杜卡
帕杜卡(Paducah,又譯帕德尤卡)是美國南部肯塔基州最西北部的一個市。說是市,充其量也就是個擁有2.6萬人口的鎮,離最近的大城市也有兩個小時車距。1999年,我們離開了熟悉的環境,搬到了這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因為是個小城市,我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來後幾個月嘗試著交華人朋友都沒有成功。
突然有一天,一個電話打到家裡,電話的另一頭是個說普通話的女士。她自我介紹說她是簡太太,比我們早些時候搬到這個地方。再聊,發現我們住同一個區,而且孩子歲數相當,都在打網球,所以便相約某天在網球場相見。那天在網球場上不僅認識了簡先生和他們的兩個兒子,還認識了同他們一道來的陳先生夫婦和他們兩個乖巧的女兒。原來陳家也是同一區的居民,大女兒和簡家兩個公子上同一個學校。經過幾次接觸,發現除了簡先生來自香港外,其他家長分別來自中國大陸不同的省市,是不同大學的七七、七八、七九屆,這下聚在一塊兒話就多了。簡先生雖然普通話說得不靈光,但每次我們"憶苦思甜",他要麼靜靜地聽,要麼就讓簡太太翻譯成粵語,要麼我們就講英語。再聚幾次後,我們就自稱是"三家村"了。
事實上"三家村"的活動也不頻繁,因為各家都有忙不完的事。但一年內總要輪流坐莊,聚在一起吃幾頓飯,像中國的春節,美國的獨立日和感恩節。不論在哪一家相聚,其他兩家都要帶上自己最拿手的菜。陳太太的自製涼粉,清爽可口,軟硬恰到好處。簡太太的粵式點心和湖南雪丸,受到所有家長和小朋友的青睞。作為張家的主婦,我當時只是盡情享受,簡陳二位太太交流時,既沒有主動學,也沒有用心聽,所以現在想起來只有流口水的份兒。我們是北方人,擅長做麵食,每次主要是做包子、餃子等。因為大家都準備很多,每次都吃不了,象徵性地客氣一下,然後用盛菜的餐具把各自喜歡的菜"兜"回家去。聚在一塊也不光是吃,聊天、看錄像、打乒乓球、放煙花、打羽毛球,有不少活動,幾乎每次都要到很晚,大人小孩睜不開眼時才散。
除了在家裡,我們也在公共場所聚餐。來到帕杜卡不久,一個香港人在當地一家飯店的基礎上,開了一家自助餐廳,經營美式中餐。比起當地其他中餐館,這家的飯菜最接近地道中餐。簡太太一家也來這家餐館就餐,因為都說粵語,溝通方便,簡家和餐館的老闆成了朋友,於是也方便了我們。一次我們要為另一位華人朋友送行,就去了這家餐館。在簡太太預定的包間坐下不久,服務員就笑盈盈地端來一鍋特意為我們做的地道的酸辣湯。雖然是自助餐,但那天老闆還是囑咐大廚給我們炒了兩個菜。
最讓我們"三家村"村民們興奮的,是2002年6月在帕杜卡舉行的一次國際女子網球挑戰賽。這次比賽由我們所在社區的網球協會主辦,賽前我們就得知有中國運動員參加。正式比賽的前一天,我們見到了李婷、孫甜甜、鄭潔和晏紫。能在我們這麼個小地方,觀看中國四位優秀網球運動員與美國及其他國家的選手比賽,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看了她們精彩的比賽後,很多美國朋友對我們說,沒有想到中國人也打網球,還打得這麼好。正是對網球運動的愛好,加上和這幾位運動員的近距離接觸,此後我們格外關注她們參加的賽事。2004年奧運會李婷和孫甜甜勇奪女雙冠軍,2006年鄭潔和晏紫獲澳網公開賽冠軍,都讓我們興奮雀躍。
2005年我們一家搬離了帕杜卡,"三家村"只剩下兩家。簡家和陳家想吸收新的村民,但在那個地方工作生活的華人數量有限,加上年齡、背景不同,都不如我們三家談得來。再後來,陳先生受公司派遣要到德國工作,他們留下上大學的女兒,帶著小女兒去了德國。前不久又聽說簡先生退休了,他們一家計畫搬到有親戚的東部弗吉尼亞州。就像人們常說的,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三家村"解體了。我想他們和我們一樣,幾年的相識相處留下美好的回憶。雖然我們的職業不同,對生活、教育孩子等有不同的看法,但不妨礙我們互通信息,友好地交往。
如今,三家聯繫少了,但彼此通氣,知道各家生活穩定、身體健康,三家的孩子都上了美國優秀的大學,簡家大公子進了一所很好的醫學院。眼看2008年就要過去了,我藉此小文祝願"三家村"的村民們,以健康的身心,迎接新的一年。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美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