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出口萎縮 企業融資更難

亞洲出口商已因西方國家的需求萎縮遭受重創,雪上加霜的是,現在連融資和信用貸款的取得也十分困難。

出口既是亞洲經濟成長的動力,也是一項致命弱點。因為在日本以外的亞洲各國,出口佔國內生產毛額逾46%,比重非常大。例如,新加坡製造業10月的產出比去年同期減少12.6%,原因是出口海外的電子和藥品產量減少。臺灣的出口也連續兩個月下滑。專家說,需求低迷使信用貸款也隨之緊縮。勉力取得海外訂單的製造商發現,銀行有時不願意提供貸款,因為擔心海外買主付不出錢來。

標普公司(S&P)駐孟買的亞太首席經濟學家戈坎說:"如果要出貨給瀕臨破產的買主,沒人願意借錢給你。"

香港的製造商在中國華南地區僱用數百萬名工人,近年來發現獲利率被嚴重壓縮,因為勞動成本上揚,且新實施的法令也升高企業的營運成本。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 (Chines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副會長羅富昌說,許多企業發現"很難取得貸款或信用額度,資金週轉有問題,銀行只顧自己生存"。

臺灣中小企業出口商正掙扎求生,因為歐美客戶現在遲延至交貨後的二至三個月才付款,使製造商難以取得融資。

永豐金控企業貸款部主管說,約60%的客戶苦於暫時性的資本短缺,每天都在跑頭寸,因此"我們也必須降低他們的信用額度"。

亞洲各國政府都努力注資市場以利銀行間借貸,並提高銀行的存款保證,以協助出口商。但花旗集團駐新加坡經濟學家莫祥新(音譯)說,銀行比以往更擔心交易對手的風險,而缺乏信貸正可以解釋亞洲出口數據比預期差的原因,結果導致"融資成本上升,又影響到外貿"。然而,需求走跌仍是最大的問題。一名臺灣中小企業的主管說:"我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訂單,不是沒有出口資金。"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