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字的故事
天窗字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符號,即虛缺號。現代翻印的古版書,對古書中殘缺的字或模糊不清無法辨認的字(如漢代瓦當文字"四方口服"),往往用天窗字來代替。除此之外,有時作者出於某種原因,在詩文中故意留下天窗字。唐代詩人王勃留下了最著名的天窗字故事:唐高宗時,洪州官吏於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路過其間,參與宴會,即席作成千古絕唱〈滕王閣序〉。隨後又一氣寫成〈滕王閣〉詩,最後兩句是:"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 □自流。"王勃寫罷揚長而去。在場的人誰也猜不透這個天窗字,有的說是"水",有的說是"獨",有的說是"一"。後來他們派人騎馬追問王勃,王勃告訴來人:"那個字不是空著嗎?是個‘空'字啊!"
在這裡,詩人把對長江秋水的憑祭、對不學無術者的輕蔑、對懷才不遇的牢騷,都放到了一個天窗裡。
宋代的蘇軾、黃庭堅、秦少游和佛印一起出外游春,在一座寺廟的牆壁上看見題有唐代詩人杜甫的詩〈曲江春雨〉。因為年代久遠,其中"林花著雨胭脂□"一句的最後一個字缺損了,有人就提議補上這個字,隨後各自琢磨起來。
蘇軾首先吟出:"林花著雨胭脂潤。"黃庭堅接著吟道:"林花著雨胭脂老。"秦少游隨後說:"我覺得‘林花著雨胭脂嫩'好些。"佛印則說:"林花著雨胭脂落"。四人所補的字恰好體現了各自的身份,黃庭堅年紀最大,用"老";秦少游最小,用"嫩";蘇軾正當中年,用"潤";佛印是出家人,用"落"。
四人各持己見,互不相讓,最後找出杜甫的原詩對照,卻是個普普通通的"濕"字。四人品味一番,一致認為還是"濕"字最恰切。
宋代陳從易偶然得到舊本杜甫詩集,文多脫誤,如〈送蔡希魯都尉〉中"身輕一鳥□"一句,就脫落了一個字。他就和友人紛紛猜測原文,有的說"疾",有的說"落",有的說"起",有的說"下"。
後來得到一個善本,才知道是"身輕一鳥過"。眾人十分嘆服詩人對於語言的敏感,"過"字給人一閃而過的感覺,與下句"槍急萬人呼"正好相應。
相比之下,"疾"字太露,"下"字太笨,"起、落"只寫了鳥的狀態,沒有流動感,又太死,只有"過"字恰如其分。
明代詩人李東陽小時聰穎過人,一次與夥伴放風箏,不慎線斷,風箏落入了某員外的庭院裡。李東陽大膽入院討取風箏,員外要求對課,對得上才還他。員外出的上聯是"童子六七人,毋如爾狡",李東陽略思片刻,答道:"員外二千石,莫若公□。"這個有意空缺的字,可用"廉"也可用"貪",視員外歸不歸還風箏而定。員外無法,只好歸還了風箏。
- 關鍵字搜索:
-
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