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邊忙翻天(圖)
早年臺灣的鄉下地方沒有自來水,居民的用水,不是自己到河裡挑,就是從山上接山泉水來用,或是在住家附近打個水井。
鑿井,可是件大工程,先要找人來探勘水脈,看是否有地下水,才能決定在哪裡鑿井。鑿一口井的花費很大,不是一般農民負擔得起的,都是有錢人家才會自己鑿井使用。
從前,村子裡會有一口公用的水井,提供給家中沒有水井的居民使用。有些大戶人家在屋外鑿井,也會與附近鄰居分享井水。劉興欽家在大山背村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劉家祖先很早就在家附近鑿了一口井,古井邊,成了附近最熱鬧的地方,每天都聚集了很多來使用水的人家。
古井邊,不時都有許多人來挑水,來來往往的,丟水桶進去水井中的聲音,加上打水聲、倒水聲、扁擔聲,聲聲入耳,但這些都只是基本的調子,最熱鬧的還是人聲。
張家小嬸打起一桶水,在井邊洗衣服,她背上背著的小娃兒,剛剛還哭鬧不休,這會兒哭累了,趴在媽媽背上睡著了,只露出頭頂的虎頭帽子,眼淚還在睫毛上發亮呢。
李家小妹打了水在井邊洗頭,頑皮的弟弟在一旁為她舀水沖洗頭髮,這姐弟兩平時感情就非常好,整天形影不離,不過弟弟很皮,常給姊姊惹來許多麻煩。這會兒他又不小心將水灌進姊姊的耳朵裡,小姊姊低著頭正哇哇大叫哩!
剛剛孫家大娘和蔡家嬸婆還在井邊嘰嘰咕咕地講個沒完,他們一個在洗菜,一個在刷鍋子,手上忙著,嘴裡也沒閑著,東家長西家短的,嘀咕了半天,後來陳家二嬸也來了,加入話局,三個女人加在一起哇啦哇啦地講話,井邊頓時像菜市場一樣熱鬧。
婆婆媽媽們傳遞的消息,有好有壞,有喜有悲,大家時而歡喜,時而嘆息,不過總是有說有笑的時候居多,讓井邊充滿了歡笑聲。
不久,王家大嬸來洗米,聽到這三姑六婆們播報的消息,很不以為然,皺了一下眉頭,罵了一句:"沒影的事,說得像真的,不怕爛嘴。"
這話一出,井邊頓時安靜了下來,不過等王家大嬸洗好米走了,這幾位女人立刻又聒噪起來,繼續剛才被打斷的話題。
王家大嬸平日就比較少與人往來,性情有點龜毛,經常不苟言笑,大家也都習慣了,她偶而罵罵人,大家也不以為意。古井邊,有各家的生活和故事,張家、李家、孫家、蔡家、劉家,家家有本自己的經,不管這本經好念不好念,所有的經加在一起,就是古井的經。
劉興欽為這口映照人間百態的古井寫了一首打油詩:
劉家古井很熱鬧,
用水由下往上吊;
鄰居一起來打水,
大夥有說又有笑。
- 關鍵字搜索:
-
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