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將野火遍神州 街頭民主現中國

大陸各地近一個月來,爆發十多起計程車(大陸叫出租車)司機罷工事件,驚動地方政府部門。其中重慶的罷工事件,成功爭取組建計程駕駛員協會,首現民間工會雛形;更顯示"中國式街頭民主"的最新路徑,已悄然形成。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報導,重慶計程車司機的罷工行動有別以往,"沒有口號、沒有綱領、找不到組織者,避開可能陷入的危險",司機們以近乎自發、擴散式的方式成功罷工,最後獲得當局回應。重慶"運將"的成功,讓其他省市"運將"群起傚尤,也讓大陸計程車業長久以來累積的問題一夕爆發。

計程車在大陸被視為暴利行業,但辛苦奔波的司機沒有獲得多少利益,在特殊利益集團的壓榨下,成為現代的"駱駝祥子"。不同的是,重慶司機罷工成功,起到良好示範效果,讓各地的"駱駝祥子"看到了翻身的機會。

報導說,重慶司機的罷工,沒有車輛聚集示威,發起者只是敦促司機們不要開車上路營業,大部分的司機都是經由口耳相傳響應,讓政府幾乎沒辦法反制。重慶當局正視問題,表現願意協商解決的姿態,獲得外界普遍關注;通過罷工,大陸普通勞動者的聲音,以一種"極端"方式傳達,反映出大陸訴求反饋和對話協商機制的欠缺。

報導指出,在此之前,大陸各地政府對待計程車罷工,不是消極拖延,就是採取抓人、脅迫等高壓手段;但在十一月的罷工潮中,各地計程車司機的訴求相當程度獲得尊重和滿足,各地政府反應迅速,積極對話協商。如: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與司機對話,承諾解決行業問題;深圳給司機推出減租三個月措施;長春推出十七項措施,保障司機權益等。

報導分析,這次計程車司機罷工形成的效應,不但民眾叫好,推動政府反思,而且包括官方新華社在內的各級媒體,充分報導;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出通知,要求推進計程車業組建工會,司機罷工潮推動形成的民間工會已現雛形。

不過,罷工潮的蔓延和仿效,給不少地方政府帶來"麻煩",有人擔心,中共政府在罷工潮後會走向"政治反動",進一步加緊對社會不穩定因素的預防和控制。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