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華爾街日報重要新聞摘要

▲歐洲最大銀行HSBC Holdings(匯豐)的美國消費金融 子公司HSBC Finance Corp.雖提列42億美元的資產減損,但由於亞洲業務成長及出售資產,第3季稅前獲利仍高於去年同期。執行長Michael Geoghegan表示 ,業務復甦將視經濟振興政策能否成功而定,這可能要花一些時間才會產生效果。HSBC的投資銀行也提列了6億美元的資產減記。

▲中國大陸提出4兆人民幣的經濟振興方案,可望刺激原油的需求。近期歐美的原油需求下滑,使得油價由夏季的高點大幅拉回,中國經濟也出現降溫跡象,有些分析師預測明年全球原油需求可能持平,或出現數 10年來首度下滑。但中國的振興方案應可改變此預期,不過要幾個月的時間才會完全顯現其效應。受此消息激勵,紐約原油價格週一上漲1.37美元或2.2%報 62.41美元。

▲印度10月汽車銷售較去年同月減少6.6%至9萬8900輛 ,創下2005年7月以來最大單月減幅,顯示貸款利率上揚及油價上漲已影響到需求。大型車廠受創尤烈,Ford銷量大降50%,Honda銷售銳減73%至1373輛,南韓Hyundai Motor逆勢成長10%至20001輛。分析師表示,由於總體經濟前景嚴峻,印度小客車銷量成長率 恐降至5%以下。

▲債信評等公司Fitch Ratings將南韓、俄羅斯、墨西哥、和南非的展望由"穩定"調降至負面,並下修匈 牙利和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的主權評等。Fitch表示,調降這些新興市場的評等,是為了反映大型經濟體經濟衰退、商品跌價、及資本減少的衝擊;全球經濟和金融前景的重大改變,對新興市場形成嚴重的經濟和政策挑戰。

▲日本7-9月核心機械訂單較前一季銳減10.4%,創下1998年以來最大減幅,顯見企業的資本支出恐無法挽救日本經濟走出目前的低迷。日本政府預估本季核心機械訂單將增加1.2%。另外,日本10月外匯存底減少181.67億美元至9777.23億,是2000年4月以來最大減幅。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