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所愛的人 走出躁、郁陰霾

不睡、不吃、也不理人,成天頹喪的說活著好累......只要一出門,就拚命買東西;遇到人,話就講不停,活力充沛好像用不盡......

面對憂鬱、躁鬱患者的反常行為,家人怎麼定心以對?

70歲的陳爺爺因腦中風後遺症引發憂鬱症,獨力照顧他的女兒淑晴,必須看顧他的情緒變化而顯得煩憂。陳爺爺對周遭事物顯得興趣缺缺,電視不看、飯也吃不下、連覺都睡不著。淑晴最怕半夜家裡發出聲響,意味父親又失眠,更令她擔心的是,父親告訴她「活下去沒意思」。她白天上班不時擔心父親尋短;下班回家看到父親鬱鬱寡歡,也感到無力;更怕他有天真的自殺。父親的憂鬱症還沒好,但淑晴承受的心理壓力已快壓垮自己......

臨床上淑晴的例子很常見, 臺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吳孟璋看過許多照顧者,常隨患者病情起落而影響心情,雖不至於跟著得病,但心情常無法開朗。他建議照顧者,除了注意患者的病情,自己也要有喘息空間和支持網路,可視情況另外尋找親友或醫師來宣泄情緒。

有鑒於一些陪伴者,除了陪伴,面對憂鬱或躁鬱症患者的負面情緒或失常行為,不知該怎麼回應,以下歸整幾種常見情形,請專家建議響應之道。

況狀1 憂鬱中,請勿打擾

憂鬱症患者自我封閉,像悶葫蘆,完全不跟他人訴說,也不願聽從專業診斷,家人如何幫忙?給予患者人際支持?

放晴「伴」法

這是最常遇到的情境,吳孟璋表示,若患者只是自我封閉、不愛說話,照顧者就要帶病人「過生活」。陪他吃東西、應對日常鎖事、帶他出門等。最擔心碰到嚴重悶葫蘆,不吃不喝,此時,必須採取較積極的方式,帶病人就醫,甚至住院,起碼要能「維持生命」。

吳孟璋表示,過去治療憂鬱症的藥物不如現在好,當時嚴重的患者會用電療方式來「重組大腦細胞」,藉此讓患者有恢復進食的慾望。現在藥物較好,但如果患者已嚴重到不吃不喝,照顧者一定要帶他接受醫師的專業治療。

況狀2 我的憂鬱我最瞭

患者認為自己最清楚自己的病,醫學知識他都懂,若情況嚴重就看醫師吃藥,好轉就擅自停藥,以致帶病走江湖,家人如何協助?

放晴「伴」法

心理治療師在治療時,偶爾會碰到「久病成良醫」的患者,對於憂鬱症的病理知識掌握,不下於治療的醫師。這種「很懂」的病人,常自行「掌握」病情而任意中斷藥物,對治療師而言,反而很頭痛。

吳孟璋發現這類病人的「自我效能」很強,自認藥物會抹煞人的韌性,常自行診斷病情來決定何時吃藥,但憂鬱症仍需醫師診斷,建議陪伴者要讓患者聽從醫師指示,而非自己判定病情來服藥。

對這類病人,陪伴者最好能引導其善用「掌握病情」的能力。他舉例,有本「躁鬱之心」的書,作者是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躁鬱症患者,他有醫學背景,一旦察覺自身憂鬱病情惡化,立刻加重藥物治療,可見藥物在治療憂鬱症和躁鬱症上療效顯著。儘管病人很懂病情,仍缺乏醫學訓練,不妨引導他利用這優勢和醫師討論,而非「自行決定」藥物的使用時機或多寡。


本文留言

作者吳皆德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