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資企業在東莞計畫裁員過萬

全球知名的電子工業公司日本TDK計畫在半年到一年內將其中國的員工削減三分之一,裁員約一萬五千人。

日本TDK公司在中國的裁員行動主要集中在公司設在廣東東莞兩大生產基地的工人頭上。有關報導說大裁員的根本原因是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作為珠江三角洲的製造業重鎮和家電出口大戶,一家國際知名的大企業計畫裁掉上萬名員工,這讓東莞市科陸電子有限公司的業務主管陳耀峰先生吃驚不小:

"裁員15000員工太離譜了,過不了多久,整個廣東的失業率就會升到30%-40%以上。"
記者:"東莞有很多工廠每天都倒閉嗎?"
陳先生:"幾乎每個禮拜都有。我不敢說每天都有,甚至連一些大型企業都沒辦法維持。"
記者:"你們公司有沒有受到影響?"
陳先生:"幾乎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因為我們做的是貿易,不是生產。"
記者:"你認為東莞電子行業會度過這個危機嗎?"
陳先生:"應該可以。"
記者:"那你認為是靠產業的重新組合和技術升級換代,還是向外轉移呢?"
陳先生:"向外轉移的話,整個東莞的經濟會下降,因為這裡主要是靠工廠來發展,有些工廠是搬了,有些是宣布破產了。具體的可能只有政府部門才能統計得到。"
記者:"當地的失業率有多高?"
陳先生:"如果按工廠的話,可能最少有2、30%吧。"

近來國際經濟環境越來越不景氣,中國國內經濟也隨之受到一定的拖累,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一帶與出口有關的外向型企業受到的影響有尤為明顯。為什麼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加工貿易和外向型企業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遠遠大於中國其它地區?深圳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世平將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狀況與長江三角洲相比後表示:

"我們比較了廣東的產業跟江浙的產業。廣東的產業大多是候鳥式的,會不斷轉移到價格更便宜的地方。江浙的產業大多是本地成長起來的,這就有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發展成自己的名牌,比如說雅戈爾服裝,所以升級就比較困難。候鳥型的逐漸完成轉型,再移到經濟更落後、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方,所以我覺得可能會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到國際上的環境又好、訂單又增加以後,可能又會在珠江三加州。下一步可能會轉到粵北,再下一步轉到湖南和江西,又會起來。"

國世平教授認為,雖然包括東莞在內珠江三角洲一帶的許多企業在今後一兩年的時間裏,情況在變好之前可能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 但珠三角一帶通過經濟轉型和技術升級換代可能會度過此次經濟難關。

說到日本TDK公司裁員的主要原因是日方擔心中日兩國工資水平的差距迅速縮小,公司員工現在每月平均八百港元的工資比1986年建廠伊始提高了一倍,國教授對此表示:

"它覺得中國成本太高,我覺得是講不過去的。增加一倍算什麼?我們的GDP漲了多少?勞工的工資幅度我相信是遠遠低於中國GDP的增長幅度。它的產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話可以做,稍微有點科技含量的話,就不會這麼做。"

廣東省統計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高新技術製造業已呈現良好的增長勢頭,正在領跑廣東經濟;東莞地方媒體有報導說,東莞目前的經濟運行特點是穩中有調。






本文留言

作者聞劍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