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鐘專欄】中國需要一場新的"土地革命"

"土地新政"綜述

十七屆三中全會之前,胡錦濤先後前往河南與安徽等地考察農村改革發展情況,溫家寶也赴天津調研。胡錦濤在考察中強調,"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農業經營方式轉變,不斷完善有利於農業與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

為此,央府近來多有鼓吹"地權"下放之言,曰之"新政"。據說欲通過"新政"來盤活中國現有土地存量,即耕農可以自由採取轉包、轉讓、出租、互換或其他方式進行土地"流轉",以減少荒蕪低效,實現規模經營,體現土地的市場價值,讓農民參與利益分配,從而得到實惠。此舉,被官方說成是自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最大一次"惠民"政策。

必須最終解決"地權"問題

中國多數社會問題,從"城市化"改造到農村"圈地"狂潮,其實說倒底就是一個"土地問題",也就是被早期"革命家"們提過一萬次的"地權"問題。雖然在現代社會中這種表述有些逆耳,但所造成的社會不公和各種衝突事件,都是因為以政府為主導的強勢方毫不顧忌弱勢方利益,運用手中的執政權力和對土地權的公有化意識解讀,官商同謀,隨意枉為,造成中國式國民只能做為"借居者"暫居其地,有國之名而無民之居這種地權不均的"怪"現象。而其過程中對環境和資源的毀滅性破壞,更是斷子絕孫之舉,則在另議。

中國要想從根本上得到"長治久安"和"持續發展",就必須要重新定義土地權,即土地所有制必須"私有化"和"市場化",土地上所產生的一切生產價值、商業價值和資源價值,皆歸其"地主"所有,讓土地隨其主人而動,讓其主人能隨土地價值而行,做到真正的"地權歸民"。這樣,國民才敢於在土地上全力投入,包括農業的精耕細做施肥養地,林民的綠化保護、果農的長期養林,及產生於土地上的礦產資源的合理有度開發和環境的水土保持等等。

總之,只有有了"物為我有"的心理穩定,才會有一種責任意識,才會產生一種"為了子孫後代"而不惜"血本"投入並主動保護的歷史責任感。這一點,正是與"國有化"的截然不同之處,也是中國社會多數難以破解的社會癥結的"命門"所在。

可悲的是,在地權的原則問題上,還是紋絲不動地維持著既行的"國有化"這一"祖訓",且從無改動跡象。由此而議,並不能僅僅指望一個土地"自由轉讓"的"新政"而徹底解決中國的"三農問題"。此舉,只是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了農村土地狀況的既存現實而已,再大不了用法律或是政策的形式來確認一下,縱容一下罷了,雖有"新政"之名,卻無"新意"可言。

平等國民待遇,廢除"雙重標準"

在解決土地問題的同時,必須同步解決大量的農民失業問題,提前設計好失地農民的工商業化轉移,避免出現不可控的城市流民,以避免社會過度動盪引發政治災難。

"文革後,落實民族工商業政策,把城裡的小洋房還給了榮毅仁式的民族資本家,給他們平反,給他們很高的政治待遇,但為什麼從來沒有想過給劉文彩式的地主平反,把土地還給他們?表面上是農民革命的產物,但骨子裡還是代表城市少數特權者的利益。這與1949年後重點發展城市、犧牲農村的政策一脈相承。

有人說不能歸還土地,但美國在60 年代民權運動時,面對實施奴隸制度的國家罪錯,通過了《平權法案》,用矯枉過正的方式,用國家補償和制度傾斜的方法去照顧弱勢群體。在中國,國家有責任和義務來澄清歷史正義。"---熊式輝回憶:江西貧農抗拒分田地。賽昆 於 北京時間 10/09/2008 (《多維月刊》)

如上所言,解決的辦法,當然不死還要靠一紙戶口和"死"命令,將農民永遠"拴"在土地上,也因為本來就不可能"拴"得住,所以必須在國家政策上不要繼續奉行階級歧視,要重新思考城鄉、工農間的定位問題,給農民、工人及城市中人同等的政治經濟待遇,最起碼要在新政策上做到工農、城鄉一視同仁,還農民一個真正的 "國民之身",並在可能的前提下,特別給予長期受到不公平的政治制度剝削的中國農民們一些必須的國家補償和政策優惠,不論於情於理,都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如此,方可能平衡長期以來"重城輕村,重工輕農"錯誤政策的負面影響,消除農民的"賤民"意識和逆反心理,用"實惠"來"拴住"農民外流的心。

---試想,以中國農民的傳統,只要有一份奈何,誰會捨得下可愛溫暖的"家"而四處漂泊,過那種居無定所,寄人籬下的非人生活呢?

解決了農民問題,也就同時解決了城鄉二元社會的差別問題,更是為當政者自己解決了執政地位的"穩定"問題。

從長久效果來看,一次成功的"土地新政"不但帶來了直接的""民生,更帶來了"民權",促進了社會穩定,其意義決不亞於一次成功的"土地革命"。

---但在沒有制度保證的前提下,則需要為政者的魂力和良心。

總結

只要做為弱勢一方的個體國民具備了與強勢一方的政府對等談判的權力,才會有公平的搏弈過程,才能產生有利於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動平衡"功能。這個"動平衡",就是"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社會,即現代"公民社會"。

中國紅朝人一直處於"生於夢想,死於夢想"的精神幻覺之中,在強權設計的一次次"望梅止渴"遊戲面前盡現無奈和失落。

---不知本次"土地新政"是一張真實可餐的肉餡大餅,還又是一次聊以自慰的無邊春夢?

2008.10.12.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警鐘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