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奶農也成毒奶粉事件受害者?

中國衛生部頒布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標準,試圖打擊奶粉和牛奶中的人為添加行為。與此同時,中國奶農被迫趕牛到奶站現場擠奶,給生活造成極大不便。

洛杉磯時報報導說,為了杜絕在鮮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行為,中國政府加強了對奶農的監督,現在很多地區奶農都必須將牛趕到奶站現場擠奶,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在家擠奶,然後裝進鐵奶罐帶到奶站。這讓不少奶農起早貪黑,給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政府還加強了對奶站的監管。

*世衛:一般奶農很難添加三聚氰胺*

但是聯合國負責食品安全的官員認為,中國奶農其實對三聚氰胺的添加行為不負有責任,因為三聚氰胺添加需要專門技術與設備,一般奶農很難掌握並實施。

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主任施倫德在接受採訪時就說,三聚氰胺粉末無法直接在鮮奶中溶解,需要經過特殊處理才行,一般奶農個人很難做到這點:「(三鹿公司)所有奶粉的污染已有一段時間了。這肯定意味著三聚氰胺是在收奶站添加的,不是奶農。三聚氰胺無法直接溶解於水,不能簡單往牛奶中倒,需要添加特殊溶劑才能溶解,奶農很難做到。」

*中國衛生部:奶農和奶站負責*

但是中國衛生部新聞辦公室主任鄧海華在接受採訪時說,奶站和奶農應為三聚氰胺的添加事件負責:「奶農和收奶的奶站,應該主要是這個環節。」

鄧海華主任介紹說,為了杜絕三聚氰胺的添加環節,中國衛生部星期三頒布了「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將嬰兒配方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限制在每公斤一毫克以內:「嬰幼兒配方奶粉限量值是1ppm,就是每公斤一毫克,高於這個限量值的一律不得銷售;液態奶、奶粉、其它配方奶粉三聚氰胺的限量值是2.5ppm,那就是2.5毫克每公斤,高於2.5毫克每公斤的產品也是一律不得銷售。」

鄧海華強調說,這個標準符合國際通用的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限制,也同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頒布的食品安全標準相同。衛生部頒布這個限量值,就是試圖利用行政管理手段來在全國範圍內杜絕三聚氰胺的人為添加行為,確保液態奶、奶粉和奶製品的安全食用:「定這個1ppm兒童嬰兒食品和2.5ppm,就是杜絕人為添加。我們這個標準的行政管理措施的目的就是堅決打擊人為添加。」
本文留言

作者杜林2008年10月9日華盛頓報導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