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國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9,明年就是60週年,居然我們當初還比北朝鮮晚成立一年。
我至今仍對國慶這個日子非常敏感,不為別的,就因為從小讓缺嘴給饞著了。不像眼下,人們基本對國慶節沒啥感覺。也難怪,現在的人甭管東西有毒無毒,反正是不再發愁吃穿了,所以逢年過節從來不會因為饞嘴而產生記憶。
咱小時候可不成。每年裡,就國慶、春節的,才憑副食本能買點好吃的,平常就盼過國慶和春節呢。一進入9月,全家都知道,每人可以憑本購買二兩芝麻醬、一斤雞蛋、半斤豬肉、好像還加幾兩花生油什麼的。
所以前段時間一見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慶祝60週年的消息,甭看別的,只看那些照片上遊行群眾的滿臉菜色,咱心裏就特理解人家:肯定是肚子裡嚴重缺芝麻醬、雞蛋、肉還有花生油。可他們的英明領袖金正日,據西方報導,卻因為營養過剩生生給吃成糖尿腰花加心肌梗死了,甚至就連大慶60週年都病到掙扎不起來作個樣子了。所以朝鮮當局一生氣,就把內部矛盾轉化而成為跟全世界撒嬌:你們不是都不搭理我們嗎?好!不停止核實驗了,接著跟亡朝之心不死的美帝國主義繼續死磕到底。
國慶之前,我這裡就有畢業於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的朋友留言說:"祖國是有很多人‘上不起學,吃不起飯'。但是國家不強大, 以後會有更多的人‘上不起學,吃不起飯.'不能為了少數人的利益,而損害中華民族長遠的利益。說句難聽的話,現在用餓死幾個可有可無的人的錢,研發出幾件高科技產品,將來會在世界衝突中保存更多中華兒女生命。"
在這哥們的留言當中,充滿了朝鮮向來提倡的"主體思想。"朝鮮一直"民主人民"的主題思想要義就是:不能因為餓死了人[比如幾年之間就餓死個上百萬人什麼的],就損害了研究核武器。所以寧可用能餓死百萬"可有可無的人的錢,去研發出幾件高科技產品";將來好在世界上稱個霸什麼的。
一般像有吃有喝而且還畢業於金日成綜合大學的人,從來留言都這麼氣壯。可我就不成,因為小時候真被餓過,長大也沒機會上朝鮮金綜合大學接受本科教育,所以說話底氣顯然就非常不足。另外,我也不能同意金綜大學留言者的說法,神七上天確實很讓中國神氣十足,但那也不能以餓死"可有可無的人"作為最終代價--誰算可有的人?金綜大學的人就算可有?那誰算可無的人呢?
我小時的國慶節當天,當時沒有電視可看,只能開著收音機聽實況轉播--
先反覆奏《國歌》:"起來,不願意作奴隸的人們";然後馬上又緊接著放"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大救星";如果把兩段歌連起來唱就有意思了:雖然說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但頭上又升起了一顆大救星,所以不願做奴隸還得趕緊再趴下--用我們的血肉為大救星築起我們新的長城。
當年的領袖,都是在上午10點整時,從天安門城樓西邊那個電梯,踩著《東方紅》音樂拍節登上天安城樓,然後就朝下邊遊行群眾揮帽子。我一直認為,當年的中國領袖是最大的氣功師,只要一揮手,下邊的百萬群眾就真是連哭帶喊不能自持--這不是最大的氣功場效應嗎?
今年國慶的前兩天,難得我一直都在打開電視機呆看。
電視上前兩天一直都在開會,而且還都是宣傳高興的會。
先是慶祝兩奧大會,領導發表重要講話,我看著領導一直都是對著寫好的稿件照本宣科,可台下仍然掌聲一直雷動,跟當年領袖揮帽子完全一個意思。同時,舉國體育制度受到隆重表彰,奧運用了3500萬元,換來51塊金牌,不貴。咱中國現在多有錢太有錢了。所以台下才使勁鼓掌。
神七上天,一共53個小時。3位宇航員每人一套服裝造價3000萬,整個神七工程,花費數千億。所有街頭百姓觀看直播時,全都熱烈鼓掌!從官到民全都自發慶祝高興萬分,這說明咱們作為納稅人口袋裡嚴重有錢。所謂綜合國力加強--就是納稅人多交錢而且還自己特別高興!
那天晚上是召開國慶招待會,總理髮表講話,地震一句帶過,奶粉問題太過負面,所以節日之際不提一句。根本主題就一個:任何困難都打不敗中國人民,中國是不可戰勝的。什麼都敢讓人民吃,人民吃了什麼也無法害怕,民以任何食為天--當然就不可戰勝了。要是換嬌氣的西方人,早就不戰他們也勝了。
有好心人來問我:國慶節您都喝什麼吃什麼呀?
我的誠實回答是:只喝國產奶粉,而且就認"伊利"、"蒙牛"的,連"三元"都不喝。吃的呢?全是國產名牌貨:王致和臭豆腐、狗不理包子。其它進口吃的喝的,一口都不沾。
因為之前,有位"手機用戶",不知道怎麼就弄到了我的電話號碼,直接簡訊告誡性罵我說:"你XX太不地道,評論奶粉就說奶粉,怎麼又提抵制外國貨了,你嚴重傷害了民族感情,讓人感覺你是外國奶粉廠派來的間諜。你到農村看看有幾家養孩子天天喝奶粉的?痛恨垃圾西方產品。我就是喝稀飯長大的,老子不也活得好好的嗎?奶粉出點問題算什麼大事?要怨就怨你們城裡人,太驕生慣養自己的下一代了!真替你們悲哀!而且活該!"
得嘞!聽人勸,吃飽飯,別太嬌生慣養自己。以後我天天喝國產奶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何東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