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金融風暴紐約人坦然自若


 

紐約人素來有靈活應變、化險為夷能耐。最近的金融風暴震撼了華爾街、美國以至整個世界,可是身處漩渦中心的許多紐約人卻還是顯得那麼堅韌不拔、遇亂不驚、坦然自若。

紐約人查爾斯·莫里斯說,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垮臺、美國政府搶救保險業巨頭美國國際集團,以及其他各種壞消息給華爾街帶來的巨大衝擊一點也不令他感到奇怪。

莫里斯即是一位作家、又是一位律師,而且還做過銀行家。他說這種混亂局面早該發生了。莫里斯出版的"萬億美元大崩潰"一書被紐約時報評為暢銷書,在這本書中,他通過詳細觀察當前經濟中的各種問題,描繪了一幅黯淡的經濟圖畫,並呼籲美國官員和金融界領導人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莫里斯說,向信譽不好的購屋者貸款而引發的次級房貸危機僅僅是美國金融界面臨的亂象之一。他說另外一個問題是過去8年中的嚴重透支,因為美國的消費總額相當於它全部生產價值的105%。

莫里斯說,高風險的房屋貸款、大量負債經營的公司以及信用卡借貸失控,使美國總共累積了5萬億美元的債務,他把這些債務稱為"有毒資產"。莫里斯說,美國不能總是超額消費,因為這種支出超過產出5%的現象難以為繼。

他說:"即使我們註銷了所有這些有毒資產,我們還是不得不削減相當於GDP5%、6%、甚至7%的消費支出。這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除非我們經歷一次相當嚴重的經濟衰退,否則就不可能做到。"

萊姆西·施伯爾在紐約一家國際商業銀行工作。他在曼哈頓一家繁忙的咖啡店外面對記者表示,他非常擔心最近發生的金融震盪,但是他認為市場應該這樣上下波動。施伯爾指出,雖然房地產和金融部門不景氣,但其他部門仍在增長。

*可能會三思而行*

施伯爾說,紐約這次不會全身而退,但是他認為大部分紐約人的正常生活不會被擾亂。儘管如此,他表示,紐約人在本地咖啡館買第二杯或第三杯五塊錢一杯的雙份特濃咖啡時,可能會三思而行。

他說:"紐約受到的影響最大,因為大多數金融機構的僱員都住在紐約。但是人們仍將花錢吃飯,花錢乘車,花錢治病。所以某些部門將繼續經營,某些將不得不暫時等待渡過這段艱難時期。"

施伯爾說,金融服務業尤其要過一段"苦日子",包括大量裁員。

地方政府官員預計,華爾街的困境會使紐約喪失四萬個私人部門的工作,未來兩年將減少300億美元的稅收。

紐約作家莫里斯說,美國越快越深地陷入一場經濟衰退,這個國家就會越快脫離目前這種困境。美國政府的財政救援將會暫時支撐經濟,但是莫里斯說,"無節制的貪婪"將仍然是華爾街的特點。他預計,他所說的金融界長期貪吃的盛宴的終結還會需要一段時間。

他說:"華爾街通常要等三到四個季度之後才會根據收入情況裁員,因為銀行高管們都在想,也許下星期或下個月市場就會好轉。經過三、四個季度的不景氣之後,大量裁員就會開始了。"

華爾街的資深金融界人士帕特里克·德安基羅認為,市場近期內不會恢復到它的興旺高峰。他表示,他已經做好準備,渡過一段緩慢的、盈利大為縮水的時期。德安基羅是對沖基金公司希爾戴爾的所有人和經理,他認為美國已經陷入衰退,但是紐約對此可能還沒有像其他地區那樣感受深刻。

*充滿野心的城市*

德安基羅說,曼哈頓一棟價值4千5百萬美元的連棟房已經降到3千5百萬美元了,儘管房地產市場的價格總體來看可能會下滑,但是紐約的精髓將一如既往。他把紐約稱為一個經常變化、充滿活力、生機勃勃並且充滿野心的城市。

他說:"生意還是要做的,而紐約仍然一個做生意的好地方。生意會不會放緩呢?毫無疑問,會的,過去一個星期全市有10家飯店開張,現在可能只剩下兩家了。但是你仍然會看到,創業精神在紐約還是隨處可見。"

喬伊絲·瑪納羅就是眾多電影、電視劇和新聞報導所塑造的創業精神的化身。去年她被紐約的一家德國投資銀行解雇後,她創辦了自己的藝術家代理公司。就像她公司的名字"前進藝術"一樣,喬伊絲說,她必須總是往前走。

但是喬伊絲對經濟形勢深有感觸。她代理的都是些初出茅廬的藝術家。她說,經濟蕭條使人們減少了購買藝術品的開支,更不用說她所代理的那些並不怎麼著名的藝術家的作品了,她的"市場"自然會受到影響。她表示,她將設法應付這種局面,但是她擔心那些低收入的紐約人恐怕會捉襟見肘了。她還對華爾街的高管們,以及聯邦政府處理華爾街高管錯誤行為的方式,表示反感。

她說:"我認為華爾街受到的責罰總是太輕,就像是在他們手上輕輕拍打一下。政府應該讓一些金融巨賈倒臺。他們自己惹的麻煩就應該自己去解決,然後從頭再來。我知道紐約許多人都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他們完全可以收斂一些。即使降低一點生活水平,他們仍會過得相當舒服。"

每個人應該在多大程度上降低生活水準可能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但是對紐約人來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紐約作為一個不斷自新的大都市肯定能夠再次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