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金融風暴 重建金融體系 才是重頭戲

面對金融災變,美國府會決定聯袂救市,且手筆空前之大,顯示政府原來一次救一家的對策失靈,且政府已舍棄溫和方式,改採激進手段,務期及時將金融市場拖出泥淖,以免愈陷愈深。

政府出面紓困,意謂將由美國全民先為這場災變埋單,府會官員因此必須作好另一項準備,亦即告訴國人兩大殘酷真相:政府的紓困方案究竟會花納稅人多少錢,以及誰將負責做成這些決策。媒體指出,政府計畫砸5000億美元,度過這場災難。

一般認為,政府收購的毒資產假以時日必定物超所值,換句話說,政府救市應該不會賠錢,但政府也可能失算。這些問題資產跟房市綁在一起,它們的價值將取決於房價的高低,未來會有多少人繳不出房貸而放棄房子?房市何時反彈?凡此種種,都還是大大的問號。

因此美國人想知道,由誰來決定花多少錢收購問題資產。華爾街的意見值得參考,外面的專家也該有機會參與,但人民還會想知道整個過程的監督作業,以確保納稅人利益受保護。若是價錢買對了,前面的投資不難回收,買貴了,納稅人只有賠錢的份。

國會該如何做,才能對華爾街輸血,同時兼顧升斗小民的需求?穩定金融市場,可望全民受惠,不過,紐約時報的社論認為,國會應同時對苦哈哈的美國家庭提供直接協助。因此國會通過紓困立法時,同時應擴大失業救濟、發給貧戶食品券、提高地方政府醫療保健等服務的援助。

府會最後還必須向國人坦承,此次金融災變是政府的錯,且金融制度問題百出。政府無法有效監督、管理,導致市場人人玩起高風險遊戲,才有今天的磨難。府會真想挽回市場信心,紓困僅是第一步,重建值得信賴的金融體系這艱鉅的任務,還在後頭。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