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事件分析:政府的執政能力都用在抓持不同政見者上了

大家也許還還忘記2007年中國徐州一家出口美國貓狗食物的企業在寵物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來冒充蛋白質導致中美關係軒然大波的事情吧?三聚氰胺,是一種很常見的塑料化工原料,其分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氮原子很多,這特點本來也沒啥好說的,這種化工原料多如牛毛,這特點也不足讓咱三聚氰胺如此又名。

我們知道,食品工業中常常需要檢查蛋白質含量,但是直接測量蛋白質含量技術上比較複雜,成本也比較高,不適合大範圍推廣,所以業界常常使用一種叫做"凱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的方法,通過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也就是說,食品中氮原子含量越高,這蛋白質含量就越高。這樣一來,這名不見經傳的三聚氰胺的由於其分子中含氮原子比較多,於是就派上大用場了。

三聚氰胺最早被中國的造假者用在家畜飼料生產中,飼料中添加了這玩意,儀器一檢測,氮原子很多啊,一推算,蛋白質含量也很高,生產者順理成章地就省下昂貴的蛋白粉開支了。三聚氰胺雖然有毒,但是牛羊體積都比較大,腎功能強,能順利代謝毒素,吃了,好像也沒啥死牛死羊的事情發生,於是也沒人去關注。順理成章,造假者擴大應用範圍,順便把三聚氰胺用於出口美國的寵物飼料中,當然不幸的是,貓狗等寵物體積比牛羊小多了,代謝能力差,這三聚氰胺的毒性的影響也就大了,結果毒死了貓狗,驚動了美國洋老太爺,最後三聚氰胺這種東西也進入美國的FDA的視線。

據說當時美國人發現三聚氰胺後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為啥添加這玩意,還以為是老鼠藥污染造成的。記得當時美國新聞媒體報導都是懷疑中國糧食倉庫看管不嚴,造成老鼠藥污染。後來終於有知情的中國人忍不住,偷偷告訴美國人這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奧秘,這高手雲集的美國學術界這才恍然大悟,明白過來這複雜的高科技造假過程。

大家注意這次三鹿奶粉事件,受"污染"的都是最便宜的18塊錢一袋的嬰兒奶粉,顯然,三鹿為了佔領農村奶粉市場這塊最後的肥肉採取了低價傾銷戰略,但是賣這18塊錢一袋的奶粉連本錢都不夠,大量生產豈不虧老本了嗎?於是三鹿為了節省成本,在奶粉中添加廉價大豆蛋白粉來替代奶粉,這大豆蛋白粉本來也沒啥大事,但是,恰恰這次裡面被添加了偽造蛋白質的三聚氰胺這高科技玩意,於是最終製造出這起轟動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當然,成人奶粉中肯定也添加了這種高科技玩意,因為成年人的代謝能力比嬰兒強大得多,除了特殊的病人,自然也不會有中毒事件發生。

三鹿奶粉事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現在究竟還剩下什麼東西可以安全地吃進肚子裡?三聚氰胺這個黑手,從最初的牛羊飼料市場開始蔓延,發展到今天,終於伸到了嬰兒奶粉這個領域。我想數以億計的中國人,不知不覺中,早已吃了好多年用三聚氰胺餵養出來的豬肉,牛肉,雞肉,喝了很多年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成人奶粉,不知不覺中,都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有沒有誰做過三聚氰胺對人類健康長期影響嗎?我想肯定還沒有,因為誰都不會想到,一個國家幾億人,竟然會去吃這種跟食品風牛馬不相及的塑料工業的原料。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無動於中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