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學碑」為何錯漏百出?

一塊由中科院行政管理局、中關村街道辦事處於今年「五一」聯合在中關村南路設立的「科學碑」,7月24日被 市民發現有多處明顯錯誤,其中最離譜的就是:「歌德巴赫猜想是一九七二年在歌德巴赫與歐勒的通信中提出來的。」據瞭解,歌德巴赫猜想是數學家歌德巴赫在和 歐勒的通信中,於1742年提出的。此外,碑文還有多處缺少標點、錯字及語序不通的錯誤。 (《京華時報》7月25日)

提起中關村,別說在北京,就是在世界上,這個「中國的矽谷」也是聲名遠播。然而,由中科院行政管理局和中關村街道辦聯合設立,「記錄中關村近60 年來的科研代表人物和重大科研成果」,矗立在中關村顯赫位置,長700米的規模龐大的「科學碑」,卻有多處缺少標點、錯字及語序不通,還把全球聞名的「歌 德巴赫猜想」提出時間由1742年錯寫為1972年,實在令人噴飯。

按說科學是一件嚴謹的事,立碑更是一件精細、重要,容不得絲毫馬虎的活兒。作為「科學碑」的兩個建立者,應當認真負責,替科學代言。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兩個部門在「科學碑」的建立上,卻沒有顯示出任何科學、嚴謹、求真、務實的精神來。

中科院行政管理局竟稱「該部門從未對碑文文字稿進行過審核」,以「科學碑由中關村街道辦事處負責製作」為由,把皮球踢給別人。但碑尾刻著「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的字樣,既然掛著自己的「羊頭」,為何會不對碑文進行審核把關?這不是失職又是什麼?

作為科學碑的另一個主要製作方,中關村街道辦事處怎能以「剛剛完工,還未通過驗收」為由進行搪塞?從「五一」便彫刻完成,已經在街頭矗立很長一段時間,供無數遊人瞻仰過的「科學碑」,怎麼能算「剛剛竣工」?簡直是笑話。

幸虧市民張先生發現得及時,要不然在奧運召開之時,作為重要觀瞻之地的中關村,一旦「錯誤百出」的科學碑被老外的鏡頭捕捉傳向世界,世界又將如何看中國的最高科學院和「中國的矽谷」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