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又一例:足金的「奧運百年紀念金牌」竟出現鏽斑

中國上海金店鑄造、中國奧委會在全球限量發行,標示"足金"的奧運百年紀念金牌竟然出現鏽斑,這件事在浙江杭州引起軒然大波。今年4月29日,杭州61名受害者聯名起訴,以紀念金牌出現質量問題為由將4家單位推上被告席。

001號紀念品

據介紹,隨牌贈送的"鑑定證書"稱"奧運百年紀念金牌"由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發行,中國上海金店鑄造。全套包括金質1枚,直徑30毫米,重量10克,999.9足金鑄造;銀質兩枚,直徑45毫米,每枚重42克,用999純銀鑄造;銅質兩枚,直徑45毫米,每枚重38克,用精銅鑄造。

"鑑定證書"稱,該紀念牌全球限量發行1萬套,質量鑑定由中國官方權威機構--中國上海公證處公證。該套"奧運百年紀念金牌"屬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首次在全球公開發行的紀念品,擁有中奧001紀念品註冊編號。

金牌生鏽了

金牌竟然會生鏽,大出購買者意料。據瞭解,杭州的消費者都是在1996年11月30日從杭州周鑫鑫珠寶金行(現已倒閉)買到這些紀念品的,售價為一套4880元。

作為投資,杭州雪絨花禮儀服務有限公司忻文蓉當時一下買了4套紀念牌。今年3月份,忻文蓉看到杭州一份早報公布的金牌生鏽的消息後,才想到自己收藏的金牌。當忻女士打開這4套精心保管的紀念品時,發現號稱999.9足金鑄造的金牌已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鏽斑。

也有一些消費者告訴記者,早在3年前他們就發現了金牌生鏽的情況,為此他們多次到消協反映,都沒有用。在眾多走上投訴之路的消費者中,杭州卡邁服飾有限公司的員工李志發就是其中的一位。

當初,李志發也買了4套"奧運百年紀念金牌",1998年他就發現了銅質牌開始出現鏽爛跡象,後來又發現了"金牌生鏽"的現象,他開始到處奔走。

年年"3·15",李志發都到處反映這個問題,惟一有明確反饋的是在李志發給原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寫了一封反映情況的信後,1999年他收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研究所的來信。來信稱已收到轉來的李寫給伍紹祖的信,並叫李將有問題的金牌寄給北京"馬億達公司"的"宋梓葆先生",承諾給換一套 "保證質量合格"的奧運金牌。

對此,李志發回了信,並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一是既然這套金牌是限量發行的,模具已經銷毀,怎麼還能換一套"保證質量合格"的奧運百年紀念金牌?

二是假如模具沒有銷毀,再生產一套怎麼保證質量比以前的有保證?而且模具沒有銷毀,這批收藏品的收藏價值就已經很值得懷疑。假如模具已經銷毀,重新再生產出來的新的一套還有什麼收藏價值?

第三,這家公司與中國奧委會是什麼關係?寄去金牌後萬一沒有消息,自己的金牌豈不是莫名其妙沒有了?李志發提了這幾個問題之後,這個惟一的反饋從此也就沒有消息了。

在尚未對生鏽金牌做檢測的情況下,浙江省一些從事黃金珠寶飾品質檢工作的專家分析認為,這些黃金製品生鏽,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黃金本身有問題,另一種情況是黃金的純度沒有問題,但後期加工工藝比如說拋光技術等有問題。然而無論是什麼原因,奧運紀念金牌質量存在問題是肯定的。

告上法庭

杭州的消費者在多方投訴沒有結果的情況下,拿起法律武器,以討回公道。

今年3月中旬以來,以忻文蓉、李志發等為代表的購買者開始頻頻與杭州的律師進行接觸,委託律師把上海金店、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黃浦支行、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杭州市上城區紫陽街道辦事處告到了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

據起訴狀稱,上海金店是"奧運百年紀念金牌"的生產者,已處於歇業狀態,但其歇業後,即未成立清算組,又未辦理註銷登記。因此,它的上級主管部門、又是其投資主體的工行黃浦支行應在投資額內承擔連帶責任;周鑫鑫珠寶行已於1998年歇業,其民事責任由其主管部門紫陽街道辦事處承擔。而作為發行單位的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也理所當然成為了被告。

據悉,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已於近日向包括中國奧委會在內的4家被告單位發出了傳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