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三天暴跌15美元 泡沫破滅?

華爾街預測美國石油庫存可能減少200萬桶,結果數據公布庫存增加了200萬桶,這直接導致了7月15日國際原油市場的暴跌

國際油價罕見地連續三天暴跌,以石油為首的商品泡沫或許正在破滅。

7月18日,紐約原油期貨9月合約經過連續三天的暴跌,多頭開始在130美元附近展開頑抗,但原油跌破60天均線,短線的反彈很難改變中期下行趨勢,國際油價的階段性頂部已經形成。油價的暴跌是7月15日開始的,此後三天連續暴跌,從147美元計算最多時跌去了18美元。

華爾街失去信心

"我們已經在國際原油期貨市場減倉了很多部位,對於目前的走勢,我們持比較保守的態度,未來一段時期石油市場的需求和成長性是下降的,石油需求量最大的歐美國家經濟下滑,而新興市場因為通貨膨脹嚴重,石油需求也出現放緩的跡象。"許仲翔博士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商學院金融系教授,美國 ResearchAffiliates,LLC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資深合夥人和執行董事,他負責公司400多億美元的研究與投資管理。7月18日,許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華爾街對於國際油價上漲失去了信心。

事情的起因是美國的石油庫存數據引發了市場對於石油需求下滑的擔憂。 "華爾街預測美國石油庫存可能減少200萬桶,結果數據公布庫存增加了200萬桶,這直接導致了7月15日國際原油市場的暴跌。"許仲翔博士說,"石油生產國急於鎖定利潤與多頭平倉一起加速推動了潮水般的下跌。"

許仲翔博士認為,深層原因是前期漲得太瘋狂,炒作的題材伊朗問題逐漸穩定,美國又計畫開採近海石油,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剛剛進入上半段,估計明年才會出現好轉,美國石油的需求受到抑制。

眼下,對於國際油價的上漲還是下跌,國際機構之間分歧開始加大,許博士說,不排除未來國際原油的波動幅度會進一步拉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