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蘇出口增速減緩 企業陷困境

去年中國推出多項加工貿易緊縮政策,加上人民幣升值、人力成本升高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廣東、江蘇等省份出口增速開始下降,總計中國 9萬多家加工貿易企業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香港"文匯報"報導,去年以來,為升級加工貿易,中國連續推出多項政策,包括部分商品降低出口退稅、公布部分禁止類和限制類加工貿易目錄,導致業界利潤大幅縮減。

出口第一大省廣東,已有近5萬家專營出口貿易的企業受到政策影響。

由於這些加工貿易企業大多以美元結算,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屬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業更是雪上加霜。

據估算,企業每出口1美元產品,客戶用美元付款後,經人民幣結匯,企業賬面損失人民幣1.28元。廣東省政府有關人士感嘆,現在外貿企業面臨的情況是"內外交困、形勢嚴峻"。

美國經濟增速放慢,也影響到中國加工貿易企業的訂單,尤其一些大的、長期訂單,減少跡象明顯,有的企業訂單減少幅度甚至達到五成。以美國外貿貨櫃為主的深圳鹽田港,今年貨櫃貨物外運增速也出現下滑。

統計顯示,今年1至4月,廣東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前四月廣東外貿進出口逾200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4%,低於全中國的增速10個百分點。其中,加工貿易出口同比成長12.5%,低於全中國8個百分點;同時進口也出現回落。

有關人士表示,進口產品大部分是這些外貿加工企業的原料,因此進口增速回落,意味著第二、三季出口形勢將更嚴峻。

江蘇省方面,今年首季江蘇累計完成外貿進出口905 億7000萬美元,繼續保持各省市第二名。但佔全省進出口總額近六成的蘇州增幅明顯放緩,江蘇第一季外貿出口增速首次低於全國水平,比去年同期回落12.9個百分點。

據統計,今年首季江蘇進出口總額僅次於廣東,佔中國進出口總額的15.9%,但增幅排名第25名,比去年同期下降8.5個百分點,更低於中國平均水平。其中累計實現出口526億6000萬美元,同比成長19.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2.9個百分點。

江蘇省外經貿廳官員表示,江蘇外貿增幅放緩主要是受到重點地區、行業和投資企業的集中影響。

舉例而言,IT產業一直是蘇州外貿的支柱產業,但受IT產品國際市場價格下降影響,蘇州名碩電腦、明基電腦、仁寶電腦、三星半導體等"大戶"出口額均下降。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