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紫坪鋪大壩 誘發汶川大地震?(圖)

 2008-07-06 20:3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四川省汶川八級特大地震過去近兩個月了,人們開始反思大地震給中國的啟示和教訓。一些中國地質學家經過現場勘查,再次對龍門山地震帶上的岷江上游修建眾多水電站提出質疑,同時也懷疑紫坪鋪水壩是誘發汶川大地震的導火線。

5月16日 ,汶川特大地震後第三天,記者乘車到號稱岷江一號工程的紫坪鋪大壩採訪。由於地震造成的山體滑坡,汽車走到距離大壩還有兩公里的地方就被軍人攔住,只好徒步走向這個巨大的水利工程。

沿途到處是運送武警和軍人的客車,他們正火速奔赴這次特大地震的震中--汶川映秀鎮。路的一邊是快步進入災區的軍人、另一邊則是從災區經過10多個小時徒步,翻山越嶺逃出的災民。從他們驚魂未定的眼神和滿身的泥土不難看出,地震對他們的心靈造成巨大傷痛。

記者跟在軍人後面行走大約半個小時,一個巨大的水壩出現在眼前。這些軍人對著大壩說:好壯觀!但是走進大壩,映入眼帘的是倒塌的圍欄、震裂的地面和山上滑下的巨大岩石和泥漿。大壩正在泄洪,巨大的水流噴出壩口。

走上大壩,可以看到多輛貼有"緊急工程維修"字樣的汽車,也能看到在大壩周圍勘查的水利工程技術人員。在朝向映秀鎮公路的一端,記者看到四川水利廳的官員。顯然,大壩的安危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紫坪鋪大壩成為焦點

就像三峽大壩一樣,紫坪鋪大壩具有發電、防洪的作用。它位於都江堰與汶川交界的岷江上游,壩高156米,相當於一座52層高樓;總庫容11億立方米,相當於10個北川唐家山堰塞湖;耗資70億人民幣(約14億新元)。由於它位於成都平原上游,一旦發生潰壩將威脅到成都上千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大地震發生後,紫坪鋪大壩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曾經多次到岷江上游考察,關注大壩對生態和地質影響的中國著名探險家、地質生態學家、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楊勇,在地震發生當天接受本報專訪時就提出要關注大地震對岷江上游水庫產生的影響,尤其是要特別關注紫坪鋪水電站的情況。

大地震發生後的第三天,楊勇率領一支考察隊,深入龍門山斷裂帶及岷江斷裂帶上的岷江上游的河谷考察。即將前往美國考察水電站項目的楊勇,在北京接受本報電話專訪時,向記者介紹了岷江上游水庫現場的見聞,並對維護大壩安全度過已經到來的汛期提出了看法。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浩如繁星的大小水電站、水壩紛紛建立,幾乎佔據了岷江上游的每個角落。為了消耗這些電力,當地政府又在岷江河谷建設了許多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如水泥、硅鐵等。為了發展旅遊業,也多次對公路進行拓寬,地震前,都江堰到汶川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中。

要實施這些工程,建設更寬的公路,都要開挖山坡,損毀植被,堆砌土石廢渣。楊勇在最新一期的權威期刊《華夏地理》中如此描述岷江上游的地貌:"稀疏的植被、密集的地質災害、休眠中古滑坡體、泥石流溝、坐落在陡峭高山上的藏羌山寨、河谷兩岸密集分布的村落、城鎮、工程以及繁忙的九寨黃龍旅遊熱線,還有近年來集群式開發建設的水電站水庫群,早已使當地的生態環境脆弱不堪。"

地質學家、四川省地質區調隊總工程師範曉指出,對山體坡麓和坡面的大規模開挖,把原來具有安息角度的自然斜坡坡角,普遍截消成具有高陡臨空面直立崖坡,使得河谷兩岸的許多山體具有失穩崩滑的隱患。

範曉在《汶川大地震地下奧秘》一文中,將那些被人為開挖的山體稱作為"阿喀琉斯之踵"(出自古希臘神話,指致命傷)。"這些看似偉岸堅固的山體,實際上已變得非常脆弱。"

記者在紫坪鋪大壩通往映秀鎮的公路上,就看到上述的"阿喀琉斯之踵"。在高山消出的公路,在特大地震中全部坍塌,橋樑折斷,同樣的情形在岷江河谷處處可見。

建設在龍門山斷裂帶上的紫坪鋪大壩,是不是誘發汶川大地震的導火線?

範曉指出,紫坪鋪按照海拔877米的正常蓄水水位,水庫的尾水可直抵映秀鎮。"庫尾岸線西距5.12大地震的震中僅5.5公里。紫坪鋪水庫壩址附近的水深約120米,有大壩向上游約4.2公里至橫跨水庫的廟子坪大橋處,水深仍有100米。

根據中外地震學界的研究,目前能認識的水庫誘發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水庫蓄水對於庫區岩層新增的外在壓力以及庫水沿斷層向下滲透,打破了原有的地應力平衡狀態,並降低了斷層面的摩擦係數和岩石的抗剪(抗剪係數與抗震性的強弱成正比,抗剪係數越大,建築的抗震性越好)強度。

中國地震界制定了可能產生水庫誘發地震的七項定性標準:①壩高於100米,庫容大約10億立方米;②庫壩區有活動斷裂;③庫壩區為中新生代斷陷盆地或其邊緣,近代升降活動明顯;④深部存在重力梯度異常;⑤岩體深部張裂隙發育,透水性強;⑥庫壩區曾有地震發生;⑦庫壩區有溫泉。上述七項,符合數越多,該水庫蓄水後誘發地震的可能性就越大。

範曉說:"紫坪鋪水庫符合了上述七項標準中的前六項。"惟獨沒有的是,紫坪鋪附近沒有溫泉。

他根據本身進行的調查進一步指出,紫坪鋪水庫所處的地質結構位置相當令人擔憂。"水庫大壩下距龍門山主邊界斷裂在地表的出露跡線僅2公里,庫尾淹沒線上距龍門山中央斷裂地表出露跡線僅約500米,庫區還有與上述斷裂平行的密集斷層群通過。"

他透露,專家們對紫坪鋪誘發地震的"硬傷"是瞭解的,並且沒有等閑視之。建設之前就進行過大壩誘發地震危險性評估。2004年,大壩蓄水前,在周圍建成了七個子站、一個中繼站地震監測臺網。

在5.12大地震前,專家們對紫坪鋪水庫誘發地震震級預測是3至5.5級,共記錄到0.9至3.6級地震735次。這次映秀鎮震中是以庫區中心為圓心,半徑15公里的圓內。這與大地震後,中國地震局專家組對5.12地震震源分析的結果十分類似。

問題的關鍵,範曉認為,是對2005年到2008年震前數據加以分析,在得出最終結論之前,"紫坪鋪水庫誘發5.12大地震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楊勇:一言堂很難真正吸取教訓

楊勇則提到,去年他在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考察時,中國科學院一名老地理學家曾經對他說,在活動斷裂帶上規劃密集型水庫和水電站是非常危險的。"言猶在耳,大地震就這樣爆發了。"

記者至今仍舊記得,5月12日地震發生後僅20多分鐘,記者聯繫到人在甘孜州參與記錄片拍攝工作的楊勇,他急切地對記者說:"現在必須立即派人到岷江上游的水庫去檢查,尤其是紫坪鋪水庫,檢查它們受損的程度,制定搶救方案。"

他在大地震發生當天夜裡,就通過簡訊給政府相關負責人發出建議:第一,地震災區江河流域水庫立即開閘放水,以防水庫潰壩;第二,緊急組織人員調查水庫受破壞情況,調查地震引起的山體崩塌滑坡,特別是有可能形成的河道堵塞和堰塞湖態勢;第三,根據人工和天然水庫的調查情況,做好應對預案,防止潰決性洪水災害發生。

地震第二天,楊勇帶領的考察隊足跡遍及岷江上游幾乎所有的主要水電站。經過三天的考察發現,災區上百座大中小水電站和在建電站,在地震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大壩岩基結構發生變化、大壩破損變形、水庫泥沙加重等等。

楊勇告訴記者,在考察中他們發現,受強震影響,岷江河谷很多地段引起山體再次滑坡,形成危險山體。加上餘震不斷,隨時可能產生次生災害。對今後水電站正常運行和沿江城市村鎮重建將有長期影響。

他認為:"政府和社會處理災難的態度非常重要。我們需要冷靜反思,對這次地震造成的損失進行的評估要保持公正性。如果是一言堂就很難真正吸取教訓。"

從這次地震中能吸取哪些經驗與教訓? 楊勇說:"首先應該承認,以前對岷江流域建設如此多的水電站存在布局上的問題;第二,承認對在龍門山這樣的地質構造帶上建設大型工程所面臨的風險估計不足。只有這樣,才能深化對在這個區域所建工程的認識。"

對於岷江上游在建和計畫興建的水電站項目,楊勇認為立即恢復施工,會誘發更多的地質災害。他建議將災區重建納入成都市以及相鄰城市群和新農村的發展規劃中,建立地震安置城和藏、羌移民城,將汶川地震中標誌性建築和岷江沿岸的地震遺址,規劃成世界地震地質公園。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聯合早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