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泡沫化進程

現時中國股市的平均市盈率達20多倍,以中國經濟的增長而言,市盈率雖然偏高,但比諸九十年代初期臺灣日本兩地發生股災時,仍有頗遠距離。
 
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的存款總額在07年有減少的跡象。在消費不見明顯增多,而資金缺乏足夠的合法外流渠道下,資金大部分流進股票市場,形成07年中國股市泡沫的來臨。

07年起成交額激增

05年至06年年底中國的交易所成交金額增長仍可算是健康的升幅,但2007年上半年的成交金額一下子漲了三倍多便頗不尋常。要知道當時合格境外機構投資 者(QFII)的投資總額度只是100億美元(不足800億人民幣),這些大型機構投資者亦少有在市場上作頻繁買賣。也即是說,我們不能把股市泡沫化的現 像單方面歸咎於外資的炒作。

當然,在股市上交易的還有些「不合格」的境外投資者,從各種渠道把資金運入中國市場,而由於這些資金實質上是不合法的,故難以準確量度其金額。據一般估計,內地股市仍是以中國本土的資金為主,而現今於上海和深圳兩個交易所的總帳戶數目已超過一億。

由於投資者可於上海和深圳兩個市場重複開戶,部分投資機構亦可能同時持有多個戶口,故真正股民的數字應該遠低於此數,一般估計實際數字大約為三千萬。此數字和中國十三億的人口作比較自然不算什麼,但考慮到有近九億為農民人口,再加一些未成年或經濟能力不足的人口,估計現今中國的股民數字已佔人口中有能力投資股票的大部分。

慎防大行「出口術」

交易所戶口數目和其成交額一樣,都是在2007年開始有大幅度的上 升,可以相信成交額的上漲有不少是由內地市民帶動。國民有投資習慣不是壞事,但短期內湧現大量的投資人口便很容易變成投機。由此看來,中國能否於短期內解 決因經濟增長和人民幣升值對通漲帶來的影響,將是關鍵。

現時的中國股市自高位已下跌了一半,投機泡沫早已爆破。總結而言,股災很多時候都有一定的軌跡,但要準確預測發生的時間卻是近乎不可能的。最後,讓筆者和大家分享以下的故事:2000年,美國科網股泡沫爆破,從2000年3 月至2003年9月許,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近61%。

可是在事後,美國證監會對是次的股災進行研究,發現在股災前一個月,眾投資銀行的研究報告絕大部分沒有建議投資者沽出股票。

這次的事件引證了股災爆發的突然性,而且各機構或知名人物,都可能因為自身的利益,而向投資者作出對市況作偏向樂觀的預測,一般市民應該注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