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冒雨輪候上訪:一種讓人心酸的無奈(圖)


等候接訪的上訪民眾 海國攝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6月26日上午,廣州市長、區長、鎮長同步在廣州市擺攤接訪,數萬名市民冒雨排隊等候,場面相當火爆。據不完全統計,如此大規模的接訪在全國尚屬首次。(據6月26日《羊城晚報》)

說句實在話,看到這樣的新聞,我有一種莫名的心酸,群眾反映的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處理,才會把解決的希望寄繫於地方官員,一些本應通過主管部門就可以得到解決的問題,非要通過政府官員的介入才得以徹底處理,這本身就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從新聞中我們不難看出,群眾反映的都是一些住房、社保以及環保等方面的問題,這些似曾相識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到底誰更應該臉紅?

儘管廣州市政府的做法有"作秀"之嫌,但我仍非常讚賞這種高調做法,畢竟群眾多了一種反映問題的渠道,多了幾分解決問題的希望,無疑為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破題之道,而只是緩一時之急,只有通過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強化執行力,規範政府部門的行為,加大懲治"不作為、亂作為"的力度,才能從根本上緩解告狀難、解決更難現象的出現。

在大力推進法治國家建設的時下,出現萬人排隊找市長、區長解決問題,這既是民眾的一種無奈,更是法治建設的一種悲哀,說明法治建設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沒有必要為其現場解決了多少問題而歡呼、讚揚,相反,應該有一種沈重感和緊迫感,法治國家建設中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付諸更大的心血和汗水。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