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 是床是凳?

詩仙李白名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新解,李白詩中所寫的「床」,不是睡覺的床,而是「馬扎」─北方一種可以折迭的小板凳,古稱胡床。

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在央視《百家講壇》上拋出上述驚人觀點,聞者無不嘩然。日前在西安碑林博物館唐代石木享上,看到「胡床」造型,幾乎與和現在的馬扎一模一樣。

胡床約東漢末年傳入中國,由於系從西北域傳來,因而加上「胡」字。《後漢書‧五行志》記載: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珥珥京都貴戚皆競為之,當年在宮廷相當普遍。《三國誌‧魏書》記載說,當年曹操西征時,還坐在胡床上指揮軍隊過河。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文物鑑定專家楊泓先生對胡床有深入研究,他認為胡床有兩個特點,首先胡床是一種便於攜帶的輕便傢俱;二是一種坐具,坐的姿勢與中國古代傳統坐法不同,不是席地或者在床上那種雙足後屈的方式,而是下垂雙腿,雙足著地。古代的胡床是今天使用的輕便折迭凳,也就是北京俗稱的馬扎兒。

另一位知名學者汪宏華認為各方爭論、重解《靜夜思》,顯然沒有完全理解李白的故鄉情懷,尤其是床前明月光之床字的含義,人更是褻瀆唐詩藝術。

在古代,床可以理解為桌或凳,他認為李白詩中的床的涵義非常清晰,它是一個用來強化寒冷體驗的道具,因為在靜夜、寒舍,床還是相對最溫馨的窩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