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社彙編的數據,中國、泰國與菲律賓,以及其他至少8個亞洲國家的基準利率低於通膨,造成負的實質利率。風險在於物價甚至可能加速攀升,導致經濟過熱與最終的泡沫破滅。
新加坡巴克萊經濟師Sailesh Jha指出,除非採取具體措施對抗通膨,否則投資人將重新評估亞洲的成長題材,並體會到並非如表面上瑰麗。信心將走疲,隨著資產流出,股市等資產價格將大幅修正。
泰國央行維持利率3.25%近一年,泰國的通膨卻翻三番至6.2%。中國人民銀行去年12月初宣布"從緊"的貨幣政策,人行自2007年底迄今維持利率7.47%不變,儘管通膨已加速至8.5%,逼近12年高點,仍不為所動。
人行決策者自上月四川強震後,面臨的情勢更加嚴峻,災後重建增加銀行擴大放款壓力。
香港大和總研資深經濟師Kevin Lai表示,缺乏央行的強勢作為,最終的修正將付出更高的代價。問題越延宕,風險越大。接下來的破滅循環將冗長且痛苦。
亞洲1980與1990年代初期的經濟榮景,以1997年泰銖急貶劃下句點,引發其他亞洲貨幣貶值的連鎖反應與外資撤出。
如今亞洲政府對於要抑制物價漲勢,或是確保經濟成長的看法分岐。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等國家避免升息,仰賴價格控制與補助,遏止通膨。亞洲有大約6億人口平均每日生活費不到1美元。
新加坡匯豐控股資深經濟師Robert PriorWandesforde指出,決策者寄望全球成長減緩壓低通膨,幫他們了卻一樁心願,但這不可能發生。目前貨幣政策過於寬鬆,央行還需要加把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