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反思人為因素阻礙地震防備(圖)

四川的7.9級地震 (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5月12日中國四川的7.9級地震是最近世界上一系列災難的最新事件。現在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超過1萬2千人,不過專家認為將超過1萬8千人。然而,一些人為因素也導致死亡數字上升,例如封鎖道路救災不及。地震發生本身並不奇怪--因為從歷史數據來看,該區的地震活動相當出名。所以是哪些人為因素阻礙了地震的預防?科學家、工程師和政府能為以後的地震防備工作做哪些準備?

外國專家:四川地震風險相當高

雜誌Popular Mechanics 網站13日報導,專門研究地震的地質學家在預測地震上已經成為專業賭徒。研究員從掃瞄器和過去事件的歷史記錄分析地震資料,以計算特定時間內特定地區的地震機率。

在四川省,風險很明確。1933年一個7.5級的地震重創該區,導致9000多人死亡,而且地質學家已經偵測到相當頻率的較小活動。"我們有估計到該區的危險",曾經率領美國地質調查局的風險計畫到中國參與地震研究的史德拉(Kaye Shedlock表示),"該區充斥著大型斷層以容納這樣的移動。比我們的聖安地列斯斷層更常移動。"

城鄉差距,山區無有效監測系統

相對於舊金山黑渥斷層每140年造成一次地震,或這類重大地震相距一世紀以上的地區,四川盆地是斷層活動相當活躍的地點。不幸的是,四川地區並沒有緊密的地層監測系統,缺乏數據以預測地震的發生。中共當局可能不重視山區災害預防,史德拉表示:"那是一個很難監測的地區,因為山區很難抵達,而且人口比北京這樣有價值的城市少很多。"

更多的監測和更好的分析可以減低地震威脅的規模,並且提供更多準確的傷害預估和長期的警告。例如美國多數的地層監控集中在西部。史德拉預期中國最終將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系統。不過現在,人口密集度仍然是主要考量,表示北京的監控最多,而像四川省這樣的郊區仍然處於黑暗。

所以當中共專注於保護像北京這樣多了幾百萬人的城市時,它能做什麼來準備一個在相當偏遠地區的7.9級的地震?更多的監控可以有較好的預測,而早期警告系統可能能挽救一些人。不過最大的問題可能是老舊的基礎建設。更多的抗震材料和可靠的建築物至少可以減輕這場災難。

四川建築標準只抗7級地震

新聞週刊13日報導,1976年,一場芮氏規模7.8級的地震造成中國至少25萬人死亡。這場地震促使北京在易遭受地震地區提出更嚴格的建築物標準。星期一,四川的這場災難顯示這些建築標準實施並不夠嚴格。搖晃了北京到曼谷的建築物,這場地震快速地掩埋了上萬人,包括900名被困在都江堰市學校地下的孩童。

新聞週刊的保羅(Katie Paul)採訪了加州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的董博士(Weimin Dong),他對中國的地震相關預防措施也有研究。

董博士說:"四川是一個中度地震區,這裡的新建築物抗震設計規定是7級,北京是8級。但是這次地震的中心地區,實際的地震強度是10級。不過該區的建築設計要求只有7級,我認為這解釋了該區房屋受損的原因。"

所以如果一個建築物設計為7級抗震,卻遭受了9級地震,就可能倒塌或嚴重受損。

董博士說:"中國到1978年唐山大地震之後才實施地震的建築設計規定。在1954年之前並沒有規定。從1964到1978年只有非常基本的設計規定。1978年之後開始警覺。不過在郊區,許多建築物老舊而且建造於1978年之前,而抗震強度7級的要求只適用於新建築。該區許多老建築物完全沒有避震設計。"

成都周邊地區的一些建築物是木造結構外加泥土。這些承受7級、不過不足以承載9到10級的地震。董博士認為,我們不應該對80%的房屋倒塌感到意外。

比較之下,加州地震預防措施好很多。在加州,我們翻新所有的石造建築物。在舊金山和洛杉磯,我們一棟一棟做。不過這類老舊建築物在中國這樣廣大的地方數不清。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