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冠帽制度(一)(圖)
(一)幞頭
秦漢時期華夏地區身份高貴的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身份卑賤的人戴「幘」,幘本是一種包頭布,用以束髮。在關西秦晉一帶稱為「絡頭」,南楚湖湘一帶稱為「帕頭",河北趙魏之間稱為「幧頭",說或稱之為「陌頭"。使用時就是用一塊巾布從後腦向前把髮髻捆住,在前額打結,使巾布兩角翹在前額作自然的裝飾,這在當時青年男子中間,認為是一種美的打扮,所以樂府詩《日出東南隅行》有【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之句。
東漢以來有些有身份的人士,則用較完整的幅巾包頭。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將幅巾戴法加以規範化,並以皂紗為之,作為常服。《北周書·武帝紀》說,【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折角巾"就是將幅巾疊起一角從前額向後包復,將兩角置於腦後打結,所餘一角自然垂於腦後,就像現在有些女子包頭巾的包法。但在陝西三原隋孝和墓丶湖南湘陰隋墓丶河南安陽馬家墳201號隋墓出土的陶俑,頭上所裹幅巾,有兩角於腦後打結自然下垂如帶狀,另兩角則回到頂上打成結子作裝飾,這種形式就成為初期的幞頭了。
宋代俞琰《席上腐談》捲上,說:【周武帝所制〈幞頭〉不過如今之結巾,就垂兩角,初無帶。】正與上述的情況相符。更進一步的幞頭是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所說:【幞頭一謂之四腳,及四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幞頭為什麽要在四角接上帶子呢?原因是先前的幞頭戴在頭上,頂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帶子,兩角在腦後打成結後自然飄垂可成為裝飾,另兩角反到前面攀住髮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觀!武漢東湖岳家嘴隋墓出土陶俑的幞頭,已可見到髮髻隆起的外觀。到了唐代,社會上流行"高冠峨髻"的風尚,所以又在幞頭內襯以巾子(一種薄而硬的帽子坯架),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幞頭之下別施巾;像古冠下之幘也。】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巾子裹於幞頭之內。】這種巾子1964年已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發現,就是一種帽坯架,它可以決定幞頭的造型,開始是平頭小樣,《舊唐書·輿服志》談到唐高祖武德時期流行「平頭小樣巾」。以後幞頭造型不斷變化,武則天賜朝貴臣內高頭巾子,又稱為「武家諸王樣」。唐中宗賜給百官英王踣樣巾,式樣高踣而前傾,這種式樣與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開元十九年(西元731年)賜供奉官及諸司長官羅頭巾及官樣巾子,又稱「官樣圓頭巾子」。
這些幞頭式樣,在出土唐代陶俑和人物畫中都可找到。如西安貞觀四年(西元630年)李壽墓壁畫丶咸陽底張灣貞觀十六年(西元642年)獨孤開遠墓出土陶俑的幞頭,頂部較低矮,裡面襯的可能就是平頭小樣巾。禮泉馬寨村麟德元年(西元664年)鄭仁泰墓及西安羊頭鎮總章元年李爽墓出土陶俑,幞頭頂部增高,似襯高頭巾子。高而前踣的式樣,唐開元二年(西元714年)戴令言墓出土陶俑中可以見到。天寶年間幞頭頂部像兩個圓球,該式樣在唐天寶三年(西元744年)豆盧建墓出土陶俑身上也能見到。到晚唐時期,巾子造型變直變尖。至於包裹巾子的幞頭,唐以前用繒絹,唐代改用黑色薄質羅丶紗,並且有專門做幞頭用的薄質幞頭羅丶幞頭紗。
幞頭繫在腦後的兩根帶子,稱為幞頭腳,開始稱為「垂腳」或「軟腳」。後來兩根垂在腦後的帶子加長,打結後可作裝飾,稱為「長腳羅幞頭」。神龍二年(西元706年)章懷太子李賢墓石槨線雕人物中有這種形象。唐神龍年間(西元705年至706年)幞頭所垂兩腳形狀變成或圓或闊,並在周邊用絲弦或銅絲丶鐵絲作骨,襯以紙絹,這種幞頭腳就是能夠翹起的硬腳,稱為翹腳幞頭。到五代時,翹腳幞頭廣泛流行,《雲麓漫鈔》說【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頭,二腳上翹,四方僭位之主,各創新樣,或翹上而反折於下,或如團扇,焦葉之狀,合把於前。偽孟蜀(西元934年至960年,後蜀)始以採漆紗為之,湖南馬希範二角左右長尺餘,謂之龍角。至劉漢祖(西元917年至974年,南漢)始仕晉為并州衙役,裹幞頭左右長尺餘,橫直之,不復上翹,迄今不改。】文中開始把幞頭腳改稱幞頭角,這種兩隻長角橫直平展的幞頭,叫作展角幞頭,展角並不固定在幞頭上,可以隨時裝卸。
幞頭起初由一塊民間的包頭布,逐步演變成襯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前後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最後形成帽身端莊豐滿,展角於動勢中擴大視覺空間,使虛實動靜結合,於平衡中求變化,脫戴方便,華貴而又活潑的華夏民族冠帽,因此,它能歷久不變,一直流行到17世紀的明末清初,才被滿式冠帽所取代。明丘浚《大學衍義補》胡寅注指出,【古者賓丶祭丶喪丶燕丶戎事,冠各有宜。紗幞既行,諸冠盡廢。稽之法像,果何所側?求之意義,果何所據?】幞頭從民間實用的包頭布起步,它的流行,沒有法像作什麽根據,也沒有什麽牽強的寓意,而它在中華服飾史中存在的時間竟那麽悠長,這對於發掘民族服飾文化演變的規律,是能夠從中獲得啟發的。
- 關鍵字搜索: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