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藝

之美,美在先民蓽路藍縷,胼手胝足,開拓臺茶黃金年華。

臺茶之美,美在今人集思廣益,眾志成城,展現臺茶絕代風華。


一、臺茶歷史

臺灣民間用的茗茶,是在明清時期由大陸輸入,多為江南茶、閩茶,飲用者以巨、富商、文人為主。日治時期再加上日本輸入的宇治茶,飲用者多了日本權貴。臺灣光復後,市上尚有大陸茗茶販售,飲茶人口則較為平民化臺灣本土茗茶,早期絕大多數供應外銷,至一九七○年代,才漸漸轉為內銷。

臺灣本土茶葉,以野生茶為最早,依芽色不同,分為綠色或淡紫色的"臺灣山茶"與紫紅色的"赤芽山茶"。原本並無太多經濟價值,當代改良為臺茶十八號,宜制紅茶。

北京互換天津條約"淡水通商(一八六○年)以後,經過英商杜德與本土茶商、茶農的配合推廣,茶業漸漸發展外銷,與糖、樟腦合稱臺灣三大產業,且茶居其首。清代外銷茶最早是烏龍茶(一八六五年),接著是包種茶(一八八一年)。
到了日治時代,除了烏龍茶、包種茶之外,更發展日東紅茶外銷(一九○六年)。本時期的"同業組合臺灣茶商公會"等民間組織,在臺灣總督府的協助下,透過博覽會中開設的喫茶店,把"臺茶之美"帶至世界各地。博覽會中的宣傳海報,構圖美觀;產品包裝,精緻大方;泡茶人員,熟練優雅,提升了臺茶的國際形象。

臺灣光復後,在原有的烏龍茶、包種茶、紅茶基礎下,唐季珊等引進綠茶,一九四九年,外銷炒菁綠茶(珠茶、眉茶);一九六三年,蒸青綠茶(煎茶)銷日。外銷茶於一九七三年達臺茶巔峰,以煎茶為主。本時期政府成立"臺茶改進會"等跨部會小組,協助民間茶業;民間組織則以"臺灣區制茶工業同業公會"與"臺灣區茶輸出同業公會"為推廣核心。

外銷巔峰時期,民間已警覺內銷的重要,一九七三年起,林馥泉率領的"臺茶宣傳小組"開始宣傳內銷茶,次年農林廳於新店舉辦全省茶葉展示會,在產茶區縣政府、農會、傳播媒體的配合下,奠定了內銷宣傳的基礎。嗣後中國功夫茶館於一九七七年八月十四日成立,開啟了當代茶館先河。茶館之興,如雨後春筍。一九八○年代,各地茶館業逐漸成立聯誼會,致力於茶文化的推廣。

在官方、茶農會、茶公會、茶聯會,以及各地茶館、茶學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內銷茶逐漸演變成當代蓬勃的茶藝文化。平日各據崗位,盡忠職守,舉辦茶文化活動時,分工合作,向心凝聚,塑造臺灣茶藝形象,展現臺灣茶藝風華。

二、臺茶之美

臺灣之茶,不論茗茶、茶泉、茶器、茶術、茶人、茶所、茶食、茶宴,各擅勝場,美不勝收。不論美學理論、美學實踐,都堪為生活藝術之典範。

臺茶之美,美在茗茶:臺茶以色清、香雅、味醇為美學標準。不論包種茶、凍頂茶、椪風茶、鐵觀音、龍井茶、紅茶,各具特色。從溫柔到嫵媚,從高雅到遒勁,風味十足。最有代表性的是半球型的清香烏龍茶,甘香芳醇,是臺灣山川精華,凝香聚露,舉世無雙。

臺茶之美,美在茶泉:臺灣自古多名泉。茶泉以甘、香、清、寒為美學標準。"清"是清澈,特重視覺;"寒"是冷洌,特重觸覺;"甘"是味美、特重味覺;"香"是氣芳,特重嗅覺。至於山川泉鳴、煮茶茶濤,則重聽覺。臺灣茶泉,五境俱美。

臺灣之茶,美在茶器:臺灣茶器,色澤溫潤,樣樣精雅;造型多變,美觀細緻;功能強大,操執方便。由工藝品提升為藝術品,"由技而進於藝"。

臺灣之茶,美在茶術:泡茶動作,儀態萬千。溫柔婉約、民俗技法、莊嚴肅穆、親切和煦。場合不同,風格迥異。

臺灣之茶,美在茶人:典型臺灣茶人,和敬謙恭,溫柔敦厚,平易近人。不論茶商鉅子、茶藝大老、茶學專家、茶政主官,不端架子,熱心助人。

臺灣之茶,美在茶所:私人茶室,精彫細琢,各具風範。一般茶館,精心佈置,風格明確;山水茶館,結合山水品茗,徜徉大自然;園林茶館,曲逕迴廊,走入江南園林圖畫;新文人茶館,大市小隱,營構鬧市岑雅風格;英式茶館,溫馨清麗,表現英國鄉村風味;民俗茶館,傳承臺灣文物,重塑臺灣傳統記憶;新式茶館,簡潔清雅契合工商脈動;教育茶館,誨人不倦,以茶教育為千秋大業;觀光茶園,身入茶山,實際體驗茶趣;曲藝茶館,歌舞清揚,著重民俗藝術傳承;沙龍茶館,文人聚會,風雅清談小集。此外,還有臨時補給的茶站,以及傳統的茶桌,如老人茶館等。多元化的茶館,將當代的休閑文化,妝點得生趣盎然、多彩多姿。

臺灣之茶,美在茶食:佐茶點心,豐富精美。茶菜製作,成席備辦。多元茶食品,擴大茶葉應用,例如茶月餅、茶酒、茶面等。臺灣"食茶文化",透過精心研究,使臺灣茶食步入飲饌之美學世界。

臺灣之茶,美在茶宴:茶宴推廣,融文人藝術、生活藝術、工藝美術、飲饌藝術於一爐。與會者不論賓主,用心經營,既醉以茶,復飽以德。"古學而今用",登上博大精深的生活藝術殿堂。




本文留言

作者張宏庸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