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聲載道:奧運會尚未開幕 首都機場已一片混亂

由於保安配套工作未能跟上,首都機場陷入一片溷亂,高峰時期有如露天大市場,很多乘客耽誤航班,怨聲載道。

首都機場二號航站樓每天早上七點半便開始了高峰期,人頭湧動,安檢口的多條人龍有如一字長蛇陣蜿蜒盤旋,足有百米長,乘客在隊伍中焦急等待,當中不少人手中持的登機牌,早已過了登機時間。焦躁不安的乘客與機場管理人員不斷發生口角,七十多歲的老人與不到四歲的幼童都夾雜在隊伍中,不時出現險情,也讓原本舒適的候機環境,比鐵路站還要溷亂。這種溷亂局面從清晨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

首都機場方面稱,這是因為加強了安檢工作,增加了開包、開箱檢查的強度;另外,禁止乘客攜帶打火機、火柴,以及不能隨身攜帶超過一百毫升的液體,使工作量增加。這些理由雖然冠冕堂皇,但顯然也不能令人滿意。

大陸媒體做過統計,自三號航站樓啟用後,由於缺少指路牌與引路員,每天有三千名乘客在首都機場迷路。而由於目前北京起飛航班的機票,全都沒有註明登機的航站樓,因此,很多乘客在三個航站樓之間來回打轉,浪費了不少時間,進一步加劇了人流的擁擠。這些難道也是安檢造成的?

管理無能亂象環生

在恐怖襲擊危險加重的大背景下,加強機場安檢是各國的通常做法,乘客也能理解,但加強安檢不能成為損害乘客利益的理由,機場方面完全可以通過設計科學的流量管理,分流登機高峰,同時也可以增加相關的安檢通道,加快人員流動。而且首都機場有三個航站樓,每個航站樓之間可以相互支援,深挖潛力,所以,首都機場出現的溷亂,根本原因是管理無能。

雖然,航空公司方面承諾,乘客因安檢原因延誤,可以轉乘下一班航班,但事實上卻造成極大不便,使很多人的旅行與工作計畫完全被打亂;更惡劣的是,使乘客與託運的行李在不同航班分離,很多乘客費盡周折才能拿到自己的行李,有些人的行李乾脆就丟失了。

首都機場管理溷亂早有前科,去年甚至發生過有偷渡客通過機場地勤人員的幫助,登上國際航班的醜聞;而一架國航的班機,在乘客登機時起落架突然收起,導致八名乘客受傷。類似這些醜聞,無一不是指向首都機場當局的管理無能。

另外,去年國家審計署就曾審計出,首都機場在擴建工程中,有二十三億多元的專項資金被挪用。如此巨額的資金被挪用,難怪首都機場的功能至今仍然捉襟見肘,令一些安檢設備遲遲未能添置。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首都機場是北京奧運期間,海外賓客進入中國的第一道大門,倘若以此溷亂場面迎接外國運動員,難免又要讓西方媒體與社會說三道四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