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臺灣原住民簡介(圖)

 2008-04-26 12:0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阿美族(Amis)
阿美族是臺灣九大族群中人口最多的一族,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及屏東縣境內。屬於母系社會,由男的嫁給女的,婦女繼承家族。由於居住在平地,與漢人接觸最早,也是最早接受水稻耕作的原住民,所以被歸類為「平地原住民」。阿美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舉凡生活的情事、個人心情的抒發,都用歌舞來表達。由於居住地的差異,風俗習慣也略有不同。
根據學者的分類,將分為以下幾個區域:
(1)北部南勢阿美 
(2)中部海岸阿美 
(3)中部秀姑巒阿美 
(4)南部卑南阿美 
(5)南部恆春阿美等五個群。
阿美族是個多神信仰的民族,所有的活動、病痛均有其專屬的神靈,且每一個神靈都有固定的方位,祭拜時均朝正確的方向膜拜,不得有失誤;因西洋宗教之傳入,目前信仰基督教、真耶穌教、天主教等宗教。
在服裝方面,阿美族的女子以紅色及黑色為主要色系,男子則以藍色上衣、黑色短裙或紅色綁腿褲為主要裝扮。男、女的裙子尤其刺繡著精華的圖案。在手工藝方面,以制陶最著名,但目前已漸沒落,其次是籐編、織布等。

■ 泰雅族(Atayal)
泰雅族分布於臺灣的中北部山區,是臺灣原住民族群中僅次於阿美族的第二大族,也是臺灣原住民中分布最廣的一族。泰雅族以紋面及精湛的織布技術聞名。紋面的意義除了美觀以外,就女子而言,代表善於織布,可以論及婚嫁的女子;就男子而言,是獵過首級,能夠勇敢獨當一面,保家衛社稷的標誌,也是成年的象徵,所以他們又被稱為黥面番或王字番。

泰雅族是個平權的社會,由具聰明才智、有領導能力的人擔任部落領袖。遇到部落有重大事情時,則由頭目召集長老會議以決策之。其信仰宗教以祖靈的信仰為主,而其中以超自然的神靈信仰(rutux)最為重要。rutux為一種無形的超自然力量,使泰雅人在治病、消災祈福時,都會祭祀rutux請其保佑。

在服飾方面,紅色是泰雅人的最愛,紅色代表血液,也代表著力量。在泰雅族的服飾型式或用色上,大致可分為七個系統,呈現了多彩多姿的風貌。除了女子織布技術之外,男子的籐帽編製及編籃最為有名。另外還有男女追求情愛的口簧琴舞,也使得口簧琴的製作盛行。

■ 排灣族(Paiwan)
排灣族分布於屏東縣的八個山地鄉與臺東縣大武太麻裡鄉一帶,是個階級分明的族群,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頭目為世襲制,擁有土地、獵區、河流;貴族以上的階級擁有華麗服飾及門楣彫刻的權利;勇士階級為有特殊功跡或才能的平民家族,在部落裡亦受族人敬重,如彫刻師、狩獵英雄;平民為佃農,須向頭目租地耕種,並於收成時納貢於頭目,頭目家族中以長嗣(或男或女)繼承,其餘兄弟姐妹為貴族。
在宗教方面,超自然與多神祇的信仰是排灣族的宗教觀。排灣族在其他原住民當中堪稱最為華麗典雅的一族。早期以夾織廣為收藏家喜愛,近年來以刺繡、豐富的圖像表現族人對刺繡藝術的天份,其圖案大都為祖靈像、人頭紋(頭目、貴族專用)、太陽紋(頭目專用)、百步蛇紋(貴族的祖先)。刺繡的色彩以橙、黃、綠為主色。南部排灣族有黑、紅兩種色彩為主,並以貼布繡的方式表現,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十字繡或一字繡。排灣族是個熱愛藝術的族群,彫刻是族人日常的消遣,陶壺則是頭目家族權勢、財富的象徵,色彩豐富的古琉璃珠更是男女老少都珍愛的珠寶。在手工藝品方面,籐編、竹編、月桃席的製作在部落裡隨處可見。

■ 布農族(Bunun)
布農族分布於花蓮、南投、臺東和高雄、屏東縣境內,以南投縣為主,是臺灣原住民中典型的高山民族。他們是屬於父系社會,行大家族制。布農族對於農作(尤其是小米)的歲時祭儀非常謹慎而繁複,舉世聞名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就是在小米播種祭之後,祈求農作豐收所唱的歌謠。布農族的合音弦律在九族之中最為突出,其傳統文化裡並沒有舞蹈的表演,只有跨耀戰功時的跳躍動作。
在宗教方面,布農族的人所崇拜的是天神,認為天神是人類一切的主宰,又認為鬼靈存在這個世界上,有善與惡之區分。在服裝方面,男子是以白色為底,可在背後織上美麗花紋,長及臀部的無袖外敞衣,搭配胸衣及遮陰布,主要在祭典時穿著。另一種是以黑、藍色為底的長袖上衣,搭配黑色短裙;女子的服飾則以漢式的形式為主,藍、黑色為主色,在胸前斜織色鮮圖艷的織紋,裙子亦以藍、黑色為主。另外,皮衣、皮帽也是布農男子主要的服飾。手工藝品方面則以籐編為主。

■ 卑南族(Puyuma)
卑南族主要分布於臺東縣,有祭師與頭目,前者負責部落的祭祀活動,也可為人驅邪、治病、祈福。後者負責政治與軍事的領導。卑南族是以農耕為生的,為所有「高山族」中漢化最深的民族。卑南族屬於母系社會,在婚姻上,男子都以入贅女方家為主,但因社會文化改變,這種風俗也漸漸變更。由於文化的變遷,目前母系社會的特色也漸漸的由父系的社會制度取代。在清朝康熙年間,以南王為首的卑南人平定了朱一貴的餘黨有功,被清廷冊封為「卑南大王」,鄰近的阿美族、排灣族都要向其納貢。卑南族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武力,乃實施了嚴格的男子訓練制度,以培育強大的戰鬥力,如大家所熟悉的「少年猴祭」、「大獵祭」,就是由其訓練制度所衍伸出的祭典。
卑南族的傳統宗教十分盛行,目前各村尚有傳統的巫師為族人治病、驅邪及生命禮俗的執行。當然,西方引進的天主教在許多村落也擁有廣大信徒。在服裝方面,女子以白、黑色上衣加上刺繡精美的胸兜,配上刺繡的裙子及綁腿;男子則以藍、黑、白色的上衣加上刺繡的綁腿褲,年長者則穿佈滿菱形紋飾、紅色為主的無肩短上衣。手工藝品方面,精細的籐編籃子是其特色。

■ 魯凱族(Rukai)
魯凱族主要分布於臺東、屏東、高雄等縣境內,由於和排灣族住得很近,所以受排灣族的影響很大,其社會組織與排灣族近似。魯凱族是一個內部制度嚴謹的部落社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階級為世襲制度,可以因為婚姻關係而提升(或下降)。其中頭目擁有穿戴華服、頭飾插上熊鷹羽飾的專利,頭目地位的繼承是以長男為原則,這與同是階級制度,但由長嗣繼承的排灣族有很大的差異,由此可看出魯凱族有重男輕女的觀念。
在宗教信仰方面,祖靈崇拜在魯凱族為基本的信仰,其中屬於頭目家族起源傳說的百步蛇(相傳魯凱族的祖先是百步蛇所生),更是族人敬重祭祀的對象。服飾方面,色彩與排灣族大同小異,但以百合花飾的佩戴最為特殊。就女子而言,百合花代表了貞潔;就男子而言,代表善於狩獵的勇士,這是一項極高的榮譽征。另外,陶壺、百步蛇紋、蝴蝶紋都是族人常用的圖案。手工藝方面,陶壺、琉璃珠的製作最為有名,其他如籐、竹編器及月桃席的製作、刺繡等也都是族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曹族或鄒族(Tsou)
曹族又稱為鄒族,主要分布於南投、嘉義和高雄縣境內。鄒族屬是父系氏族的社會,重男輕女的現象非常明顯,部落中的男子會所「庫巴」(乃族人會商大事、舉行祭典、訓練男子的場所),是禁止女性進入的。鄒族每年都會舉行「瑪亞士比」的祭典,原本是在戰士出獵歸來、男子成長儀式或房屋落成時舉行的祭典,現在各村每年定期舉行,將祭天神、怯邪祈福及成年禮合併一起。祭典中的「近神曲」、「送神曲」等祭歌尚保留著鄒族的古語,聲調悠長緩慢,氣氛莊嚴神聖。鄒族又分為「北鄒」、「南鄒」,其語言、服飾、社會組織大同小異,倒是祭典完全不同。北鄒的「凱旋祭」(MAYSAVI)主要是祭拜戰神。南鄒的「子安貝祭」主要是祭拜祖靈。
鄒族人的宗教信仰屬於超自然的神祇信仰。主要的神祇有天神、戰神、命運之神、獵神、土地之神、粟神、家神、社神等。在服飾方面,以狩獵為生的鄒族人,皮衣、皮帽是上山的主要裝扮。另外,紅色的長袖上衣、胸衣與遮陰布加上山羌皮帽是男子盛裝的打扮;女子則以頭巾纏發,黑裙、藍色長袖上衣、刺繡精美圖案的胸衣為主。目前頭巾的形式已很少使用,而改為帽子形式的簡便頭飾。在手工藝品方面,除了鞣皮的技術之外,以籐編的置物籃或揹負獵物用的網袋為主。

■ 雅美族(Yami)
雅美族主要分布在距臺東之東四十九海浬的蘭嶼島上,為全臺唯一海洋民族。由蘭嶼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天氣炎熱,又因位於颱風的要衝,因此發展出地下穴居屋的型式,稱為半穴居。雅美族與臺灣本島的原住民同屬南島民族,但表現的文化風貌卻不同於本島的原住民。雅美族是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也是臺灣原住民唯一沒有獵首和沒有「酒」的民族。由於獨居海外,因此發展出獨特的海洋文化。其中尤以春、夏之間的飛魚季最為世人熟知,也是上天賜予雅美人重要的食物來源。全年的歲時祭儀也多伴配合飛魚的補魚活動而運行。雅美族的歌詠有4/5屬於男性的專利,舞蹈方面,除了小米豐收節打小米的動作外,其他的舞蹈均為女子的專利。
在宗教信仰方面,雅美族人的宇宙觀共分為八個層次,天界有五層,掌管陸地、海洋、食物、生命等。雅美族人相信靈魂觀,尤其以死去的靈魂(ANITO)最為懼怕。許多不詳的事物都歸咎於惡靈作祟。因此對死亡特別害怕。在服飾方面,雅美族男子以無袖、無領、短背心,配合上丁字褲;女子方面,斜繫手織方巾配上短裙,所有手織衣物均以白色為底,黑、藍相間的色彩。另外不同材質各種式樣的禮帽在不同場合時配戴。手工藝品方面,雅美族的制陶粗礦、樸質,木雕規則而細膩(尤其是大船的彫刻)。男子銀盔或黃金飾片的打造也是其特色,在臺灣原住民當中是唯一有冶金工藝的民族。

■ 賽夏族(Saisiat)
賽夏族主要分布於新竹縣的五指山和苗栗縣屬的大東溪一帶,是臺灣目前人數最少的原住民族群。深受泰雅族影響。賽夏族也有紋面的習俗,也屬於父系社會,愛好和平,其古老而神秘的「矮人傳說」,每隔一年的農曆十月月圓之時,是迎接矮靈歸來的日子,祭典開始前一個月,族人會擇期聚會,虔敬審慎地為祭典商議事務,準備迎接矮靈祭的來臨,這時才可以開始練習平時忌唱的迎靈歌曲。祭典準備期間,族人要遵守矮靈留下的勸戒,若不遵守或心存不敬者,必遭矮靈懲罰。賽夏族的氏姓是取自於大自然的動植物或現象,如:日、風、樟、蟹、豆、絲、芎等姓氏,每一姓氏又負責主持不同的祭儀,矮靈祭以朱家為主祭。祈晴祭由夏、蟹兩氏族主持。祈雨祭由潘姓主持。敵首祭以豆家為主祭。
信仰方面,除了超自然的信仰祭儀之外,以祖靈祭及祭祀矮靈的祭祀最重要。在服裝方面,男女均穿著長及小腿的無袖外敞衣,再加上無袖短上衣一件,色彩以紅、白兩色為主,其中外敞長衣多為祭典時穿著,在衣服的背面夾織精美的菱形紋飾,另外腕飾、足飾均以貝珠為材料,與泰雅族相同。手工藝品方面,除了織布以外,籐編的竹簍也是一大特色,另外,賽夏族特有的肩旗Kirakil及臀鈴Tabaasang也是重要的工藝製品,兩者都使用於矮靈祭典期間。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