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克的大愛——電影《黃石任務》(組圖)


最近上映的電影《黃石任務》,是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1937年,英國記者喬治何克,冒險到發生大屠殺的南京城採訪,他的眼睛與相機鏡頭見證了日軍殘殺中國人的場面,卻被日本人抓住,即將斬首的剎那,游擊隊長陳漢生救了他。安排他前往黃石的孤兒院,一方面療傷、躲避追捕,一方面也肩負起照顧遺孤的責任。


孤兒院沒有糧食,解不開鍋,孩子們身上長虱子,面黃飢瘦。更可怕的是戰爭對心理、精神的重創,不是被仇恨吞噬,就是被恐懼和絕望壓倒。一開始,他們對何克很排斥敵意,何克原本想退出,卻不忍心丟下孩子們不管。在黑白兩道通吃的女商人幫助下,何克帶回了米和種子,他發電,支起籃球架,把骯髒的雜亂院落變得乾淨亮堂,為這些日軍屠殺下倖存的孤兒,一步步建立起新家園。

無奈,黃石也非久留之地,日軍的魔爪一步步逼近,連國民黨軍隊都覬覦這些逐漸茁壯的男孩們。無論是日本人的屠刀、國民黨的抓壯丁還是共產黨的鬧革命,都將毀掉這一切。為了保護孩子們免當炮灰,何克和護士麗帶領著60位孤兒,義無反顧地踏上了絲綢之路,跋涉千里,歷盡艱險,翻越雪山,走了三個月,到達蘭州。在貴人相助下,他們坐卡車穿越沙漠,來到山丹。

遠離戰火,在安全之所,清靜之地,恢復正常生活,治癒心靈創傷。這是何克在艱難困苦中竭盡全力給予孩子們的大愛。這是戰亂中做成的最實在、最難得的事。在殘暴殺戮的年代,人道精神是黑暗中的光芒,感人至深。

何克從一個追求理想、血氣方剛的戰地記者變成一個睿智堅毅的鄉村教師兼溫厚細心的保姆。他給飽嘗戰爭之苦、心力交瘁的人們希望和未來。病重臨死前,他全身顫抖,握著麗的手說:"我是如此幸運。"

那些因何克而能存活下來的孩子,如今都已是年邁的老人。何克在他們的感念和追憶中栩栩如生。

"我們哥四個,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我們就把何克去世那天,7月22日,當作我們的生日。"

"他是個很有辦法的人,總是笑瞇瞇的。"


本文留言

作者沉靜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