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玩具出口 2月負增長

中國的玩具出口或將真正出現拐點。

「中國澄海國際玩具禮品博覽會」項目推介及新聞發布會上,廣東汕頭市常務副市長羅仰鵬表示,2008年,多重因素決定了汕頭的玩具出口增速將會有所下降。羅仰鵬的判斷同樣適合中國玩具產業的現狀,而且最新數據顯示,形勢似乎更為嚴峻。

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首兩個月,玩具出口出現負增長,比2007年同期下降3.6%。

而在中國玩具出口中,廣東省佔69%強。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1至2月,廣東省玩具出口6.6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2.3%。其中,2月份廣東省出口玩具僅2.5億美元,大幅下降20.1%,環比下降40.6%,創「玩具召回事件」以來的新低。

業內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人民幣升值、人工原材料成本增加、玩具出口門坎日益提高等諸多因素糾合在一起,帶來了目前中國玩具出口的嚴峻局面。

事實上,「玩具召回事件」發生後,中國玩具出口2007年全年還是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但是,2007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升值,正在讓玩具製造出口企業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

廣東驊威玩具工藝(集團)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經理林偉集表示,出口是有週期的,幾個月過去了,人民幣升值,使得當時與外商簽約時覺得價格不錯,發貨時卻已經虧損了,而外商已經看好了美元貶值的趨勢,不肯輕易更換交易貨幣。

同時,勞動用工成本的普遍增加,也帶來了玩具生產出口企業成本的上升。
自從2007年的「玩具召回事件」後,玩具質量安全和環保標準成為玩具出口又一重要制約因素。

日前,奧地利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宣布,將制定玩具進口新規定,要求從中國進口的玩具必須接受奧地利自己質量監督機構檢驗。如果不符合奧地利的標準,即使貼有「EC」標籤也不允許進口。

這顯然是為中國玩具進入奧地利市場設定新的門坎。過去,中國生產的玩具只要符合「EN71」標準,並貼上「EC」標籤,原則上就可以在包括奧地利在內的歐洲市場上銷售。

2008年1月,外國關於玩具的TBT(貿易技術壁壘)通報已達到10項,從通報內容來看,主要是涉及到玩具中含鉛量及雙酚A含量、磁鐵吞嚥危險等環保、安全問題。

而此前不久,美國玩具產業協會與美國國家標準協會共同宣布了一項新的玩具測試和安全認證系統計畫草案,擬進一步提高玩具准入門坎。

該計畫主要內容包括:擬要求玩具生產商╱設計商對玩具產品進行危害性分析和風險評估;對玩具生產商實施分級審核和強制認證;對玩具產品實施安全測試及報告要求;計畫認證等。該計畫適用於所有投放美國市場的玩具產品。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