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趨降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國經濟在內外兩個層面上都正在面臨嚴峻挑戰,不確定性因素增大。第一財經日報進行了「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展望專題調查」。參加本次調查的經濟學家有50位。在複雜的國際經濟背景下,2008年的中國經濟在增長和通膨上都將面臨壓力。

《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第二季度經濟學家展望調查」顯示,有40%的經濟學家認為2008年全年GDP增長在10%,有44%認為增長會在10%以下,16%認為增長會超過10%。

在通膨方面,有10%的經濟學家認為2008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會在5%以下,認為CPI將達到或超過5%的比例則達到90%,其中有54%的經濟學家認為CPI將達到或超過6%。

從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兩個方面的調查來看,2008年中國經濟「增長回落、通膨趨高」的兩大特徵明顯,宏觀調控將受到考驗。

相較於1月舉行的年度展望調查,當時60位經濟學家參與的調查中,有73%認為2008年全年GDP增長將在10%及以上,另有27%認為GDP增速會低於10%。而本次50位經濟學家參與的調研中,這組資料分別有56%和44%。在美國經濟衰退的現實日趨明顯的態勢下,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趨降。

綜合來看,56%的經濟學家預期2008年GDP增長仍然將達到或超過10%的水平。2007年中國經濟實現了11.4%的高增長,是自2003年以來連續5年保持在10%以上的高增長,如果2008年繼續實現10%及以上的增長速度,那麼將是中國連續第6年實現10%的高增長。

不過44%的經濟學家預期增速將低於10%也是一個重要的信號。花旗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就直言,目前中國短期內通膨壓力是主要矛盾,但到了第二季度,美國經濟蕭條的影響就會變得更為突出。

在應對通貨膨脹的政策選擇中,只有54%的經濟學家選擇人民幣升值,只有不足半數的46%的經濟學家選擇升息,顯示出在經濟增長壓力和通貨膨脹壓力之間,升息和升值政策所受到的掣肘正在凸顯。

關於升息,建議以升息應對通貨膨脹的經濟學家不足半數,顯示出在美聯儲迅速、大幅降息的背景下,中國採取升息政策應對通膨正變得困難。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