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行、IMF調低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亞洲開發銀行在其4月2日發布的《2008年亞洲發展 展望》中預測,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將從13年來的最高點 --2007年的11.4%,降至2008年的10%和2009年的9.8% 。此外,該行還表示,食品價格上漲將加大中國的通貨 膨脹壓力。中國的CPI在2008年將平均達到5.5%,2009年 也將保持在5%左右。
同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發表題為《全球 及地區經濟前景預測(更新)》的報告,再次調低2008 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至9.3%。

"通貨膨脹成為當前經濟最嚴重的問題。"亞行駐 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表示。由於當前通脹主要 由農產品供求失衡、農業比較效益降低、國際能源等價 格上漲的傳導因素以及國內流動性過剩等推動,所以, 單純的貨幣政策調整難以達到控制通脹的目的。

莊健預計,今年中國政府將繼續實行從緊的貨幣政 策、穩健的財政政策,並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允許人民 幣兌美元升值速度加快。

報告還預計,由於全球需求的縮減和出口退稅的減 少,中國出口增長可能從2007年的26%降至2008年的19% ,並在2009年繼續滑落至18%。而另一方面,由於人民幣 升值、進口關稅減讓和其它刺激進口的政策出臺,中國 的進口則會在今明兩年升至20%。

不過,亞行同時指出,中國今明兩年的貿易順差在 增長或將縮減的同時,奧運會收益將填補2008年的服務 賬戶赤字。此外,中國日益增加的外匯儲備和海外投資 將進一步充實收益賬戶。

IMF則在報告中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動盪以 令人預想不到的方式迅速蔓延,對市場及金融體系核心 機構造成廣泛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正在失去動力,各國 央行必須根據環境變化"靈活"調整政策。該機構認為 ,全球未來兩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有25%的可能降到3 %或以下,這等同於全球進入蕭條狀態。這已經是IMF第 三次調低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