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財務不法指控 愛爾蘭總理請辭(圖)

在艾赫恩(Bertie Ahern)主導下,愛爾蘭歷經長達十年的經濟榮景。(Bertie Ahern /Getty Images)

愛爾蘭總理艾赫恩因疑似涉及財務違法行為,面臨各界強大壓力,今天宣布將在下個月辭職下臺。

現年五十六歲的艾赫恩否認犯下不法行為,並稱他不希望這些指控轉移政府的焦點;在艾赫恩主導下,愛爾蘭歷經長達十年的經濟榮景,去年他才贏得創記錄的第三屆任期。

去年艾赫恩勝選時曾說,他預期財政部長高溫將是他的接班人,他並形容高溫"聰明絕頂",是個"好同事"。

艾赫恩今天宣讀辭職聲明時,高溫就站在身旁。

他今天倉卒在都柏林召開記者會宣布:"我打算五月六日星期二向麥克艾利斯總統提出我的辭呈。"

他說:"我知道在我內心最深處,我沒有做錯,沒有錯待任何人。我希望大家瞭解,我擔任公職期間從未將個人利益放在公共利益之前。"

艾赫恩擔任三屆聯合政府的領袖期間,這個國家出現所謂"塞爾特之虎"的經濟起飛,經歷了前所未見的榮景。

他與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合作,協助英國統治的北愛爾蘭脫離數十年的暴力衝突邁向和平進程、推動具指標意義的一九九七年"受難日協議",並且在北愛首府伯爾發斯特成立跨社群的權力分享政府。

由三位法官組成的馬洪法庭,負責調查意圖貪污與賄賂政治人物等情事,而由於調查結果的曝光,讓艾赫恩面臨外界不斷加強施壓。

愛爾蘭下議院結束復活節假期休會,今天將重新開議,反對黨領袖已計畫質詢艾赫恩的財務狀況。

馬洪法庭於一九九七年成立,目前正在調查艾赫恩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二年前收受房地產開發業者賄款的指控,但遭到艾赫恩強烈否認。

這位受民眾愛戴的總理,有著"不沾鍋總理"的綽號,因為外界對他的任何指控從未產生任何影響,但現在法庭揭發他的財務狀況的細節與款項的來源,因此他必須為自己辯護。

艾赫恩一九九四年起出任立場溫和的"共和黨"黨魁,一九九七年起出任總理。

一九七七年他在北方城市都柏林─芬格拉斯選區參選,首度當選進入下議院,一九八一年轉戰中都柏林選區,此後一直擔任該選區的議員。

三十一年來他一共當選十次。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