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移民人數超過世界上163座最著名水庫的移民人數總和

一、三峽工程移民人數到底是多少?

1958年中共中央重慶會議決定三峽工程蓄水位海拔200米。同年11月完成「三峽水利樞紐初步設計要點報告」,需要移民113萬人。

1982年鄧小平表示贊成三峽工程蓄水位海拔150米的方案,1984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原則批准三峽工程,需要移民50萬人(直接涉及33萬,外加連同縣城一起搬遷居民,一共不超過50萬)。

1987年,加拿大政府資助的由加拿大國際項目管理集團長江聯營公司負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峽水利樞紐可行性論證提出,蓄水位海拔160米,計畫移民72.7萬。

1992年全國人大批准蓄水位海拔175米,計畫移民113萬。直接涉及72.55萬,其餘40.45萬為建設期間增加的人口。這個113萬的85%在四川省(現在的重慶市),15%在湖北省。

2003年6月三峽水庫開始蓄水至海拔135米時。截至2003年三月底,三峽庫區已累計搬遷安置移民七十二點四萬人。這個蓄水高度尚未到達鄧小平表示贊成的海拔150米,但是移民人數已經大大超過當時批准的50萬。

2006年10月三峽水庫提高蓄水位到海拔156米,實現移民123萬。這個蓄水位高度尚低於加拿大長江聯營公司建議的海拔160米,但是移民人數大大超過規劃的72.7萬。這個蓄水位也低於1992年全國人大批准的海拔175米,但是移民123萬超過全國人大批准的113萬。

在這之後,官方公布的三峽工程移民人數比較混亂。2006年底,公布完成的移民人數為120萬,甚至低於2006年10月的數字。

2007年中,有報導說實現移民140萬。這比全國人大批准113萬高出27萬人,誤差達24%。一般說,可行性論證的誤差在正負10%,最高正負15%,超過15%,就是論證錯誤了。2007年中重慶市防洪部門發表通知,指出如果三峽水庫防洪還需要緊急移民36萬。

2007年重慶市政府以城市發展戰略為由,決定三峽庫區再移民400萬。由此推算,三峽工程移民不低於540萬。

二、163座最著名水庫大壩工程移民人數總和不如一個三峽工程

世界河流網路秘書長麥克考利「沉默的河流」一書中列出了世界上176座最著名水庫,其中包括13座中國水庫。除中國之外的163座最著名水庫,總共移民人數352萬人。而三峽工程的移民人數就超過這163座水庫的移民人數總和!它們之中有水庫庫容量最大的卡裡巴水庫(移民5.7萬)、爭論最大的阿斯旺水庫(11.3萬)、發電裝機容量僅次於三峽工程的伊泰普水庫(4.24萬)。這163座水庫中移民人數最多的印度的比阿斯水庫,移民15萬人,其次是印度的巴基水庫(11.36萬)、埃及阿斯旺水庫(11.3萬)、印度的希拉庫德水庫(11萬)、巴基斯坦的曼格拉水庫(11萬)等等。

根據不完整統計,這163座大壩工程的發電裝機容量總計為1億1625萬千瓦,為三峽工程1820萬千瓦的6.4倍。為了獲得1820萬千瓦發電裝機容量,三峽工程至少移民540萬人,每獲得1萬千瓦發電裝機容量需要搬遷2967人;而世界163座大壩工程的水平是獲得1億1625萬千瓦發電裝機容量,一共搬遷了352萬人,每獲得1萬千瓦發電裝機容量只需要搬遷303人。三峽工程移民的強度約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

這176座水庫包括了中國13座水庫,它們分別是丹江口(38.3萬)、東江(2.67萬)、東平湖(27.8萬)、隔河岩(2.67萬)、葛洲壩(2.6萬)、布魯格I(0.5萬)、三門峽(41萬)、水口(6.72萬)、五強溪(8.48萬)、西津(8.93溪)、新安江(30.6萬)、岩灘(4萬)、柘溪(14.1萬),一共移民191萬人,獲得的發電裝機容量1117萬千瓦(岩灘和柘溪由筆者補入,但未包括東平湖)。每獲得1萬千瓦發電裝機容量需要搬遷1710人。三峽工程的移民強度也超過國內這13座水庫。

無論國際比較還是國內比較,都可以看出建設三峽工程的非合理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王維洛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