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工具拿在手 走遍世界能交流

華盛頓的一家公司研製出一種袖珍交流工具。這個工具以畫面而不是語言來幫助人們溝通。國際遊客使用它已經好幾年了。他們靠它找到餐館、機場和當地的商場。但是現在這個靠畫面進行溝通的工具又被應用在更多的項目上。

這個項目的負責人斯蒂爾曼認為,一幅好的圖畫勝過千言萬語。他說:"手上拿著一幅視覺語言工具,另外一個人就在30公分之外。你們兩人可以利用同一套的畫面互動,把自己的意思傳給對方。"

*畫面與符號表達意思*

斯蒂爾曼的公司名叫"奎克"。它生產視覺指引工具,協助來自不同語言社區的人們跨越語言障礙。使用這種工具的人只須指出大家都懂得的畫面和符號,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意思。

斯蒂爾曼在年輕時就有了這個構想。他說:"在1986到1988年間,我花了兩年半的時間騎腳踏車環球旅行,到過28個國家。我去過四大洲,可是我只說英語。那時我就理解到,我想說的大部分意思都可以靠圖畫來溝通。"

今天,斯蒂爾曼的僱員協助他將構想轉變成到處都可以使用的產品。這家公司的語言學家和產品發展部主管戈爾弗爾作了一次示範:"例如,這個產品是我們的國際安全旅行翻譯器。這個產品很容易使用,你一打開,就知道怎麼用了。"

*曾協助美軍在伊拉克排雷*

一些普遍使用的溝通符號,比如"不"的符號,已經被設在瑞士的國際標準化組織所承認和推廣。除了奎克公司之外,還有許多公司也出產了類似的產品。但是奎克點公司是第一家為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隊製造有效引導工具的公司。美軍過去依靠當地人的協助,來分辨敵軍位置和偵測隱藏的爆炸裝置。斯蒂爾曼說:"這個構想就是使我們的士兵在當地的村民,或者城市裡的居民有消息提供時,能夠和他們溝通。"

奎克公司同時也研製出了其他一些產品,幫助士兵和平民在實行人道援助或者推廣衛生時進行溝通。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