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民眾對銀行服務品質普遍不滿

今天是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經濟開放三十年後民眾有錢儲蓄,必須經常與銀行打交道,但民眾對銀行服務品質普遍不滿。

大陸民眾最常碰到的就是銀行員工服務態度不佳,對不同客戶區別對待,有大小眼之分,對VIP客戶就很優待。此外,有些銀行對民眾強制收費。

面對大陸民眾普遍對銀行服務品質不佳一事,中國銀行業協會會長蔣超良接受新華網採訪坦承,消費者目前對銀行服務的不滿有三方面。一是消費者認為現在銀行的收費專案越來越多,但是服務品質未提高。

二是消費者認為銀行服務不夠公開透明,告知義務履行得比較差;視窗服務的水平比較差;自動櫃員機經常故障;銀行對不同客戶區別對待,對VIP客戶就很優待;銀行存在強制收費情況;銀行對網上銀行的宣傳不足,在操作過程中存在安全漏洞。

三是消費者認為銀行在推廣理財產品和信用卡拓展業務的時候,宣傳回報的比較多,而對於風險宣傳得比較少。

蔣超良承諾,商業銀行將進一步完善服務程式公示制度,充分履行對金融消費者的告知義務,尊重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加大對自助設施的投入與維護力度,提高網上銀行安全性能;進一步提高營業網點的視窗服務水平,加大對普通消費者的服務力度,為消費者提供舒適的金融服務環境。

去年大陸股市及基金飆漲,民眾瘋狂搶購股票、基金,造成銀行大廳內因員工漫不經心,民眾大排長龍等服務不佳的問題。

據瞭解,為避免類似情形再出現,在中國銀監會的強力介入下,大陸銀行業協會進行一系列規範服務活動,各銀行都被要求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採取有效措施,盡快改善銀行業的服務品質。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