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企業 醞釀集體逃亡
懸缺多日的上海浦東新區書記和區長,日前一夕更動,加上年前新區副區長康慧軍擁有上百戶房產被"雙規(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接受調查)"法辦,這種現像在上海灘比較罕見,使得浦東再度進入公共關注的視野。值得注意是,不少金融企業竟然用腳投票,遷出浦東,似乎與浦東陸家嘴的"金融城之夢"背道而馳。去年東方證券把總部搬到黃浦江對岸的浦西,接著光大證券也計畫將總部遷離浦東,更有不少券商紛紛搬離浦東高檔辦公樓,以降低成本。此外,已在浦東落戶的摩托羅拉公司、西門子工廠、英特爾浦東廠都基於成本因素,不考慮在浦東擴充產能。
房價節節高升 傳達警訊
當地企業公開宣稱,已有更多浦東的金融企業開始朝浦西的閔行、松江甚至周邊的長三角城市移動,似乎有"集體逃亡"的跡象,這絕對是個警訊。
券商分析,在浦東維持一個小型號子,一年約需人民幣400萬元,按證券交易佣金1.5%計算,日交易量至少要達到人民幣1,500萬元規模才能存活,這對小號子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目前浦東陸家嘴金茂大廈、匯豐銀行大廈、中銀大廈等高檔辦公樓日租金為每平方公尺人民幣8至14元,比去年上漲25%以上。
據香港仲介業調查,"全球最貴租金市場"排行榜,上海(辦公樓)已躋入全球50大,而浦東陸家嘴地段租金水準以每年每平方英尺58.55美元,遠遠超過紐約和雪梨的市區。國際房地產聯盟也指出,房地產投機泡沫使得上海整體租金加上維修費用和每平方公尺的稅收,已高出巴黎、倫敦和新加坡約五成。
房價過高已成為浦東商務成本高漲的核心問題,不過,上海市政府專題研究商務經營成本的專家認為,優質的商務環境比低廉的商務成本更重要,其中包括制度成本的降低更是當務之急。
從現況來看,崛起於上世紀90年代的浦東開放開發熱潮,隨著中國進入WTO及其他同類特區的後來居上,浦東原本的優惠政策已不再擁有吸引力。浦東在招商引資方面,只看重大企業,特別是跨國企業,忽略相關配套的小企業,讓入局的大企業陷入不利的局面。
浦東新區作為上海建設"四個中心"的橋頭堡,包括外資金融機構196家,已擁有381家金融機構,准同於一個特別市,其中陸家嘴更仿效倫敦"金融城"發展,成為大陸金融機構密度和金融要素市場數一數二之地。
依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定義和規劃,金融業的產值必須達到上海GDP的20%,但眼前卻一直在10%上下徘徊。
降低制度成本 當務之急
上海當局用炒房地產而非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市場化改革的遠略填補金融業產值不足的漏洞,卻反過來刺激房地產價格上漲,拉高企業商務成本,促進浦東企業的外移,這對陸家嘴、浦東新區而言,現象非常弔詭。除了房價過高外,浦東商務成本高漲,背後制度成本造成的交易成本的居高不下,可能才是核心原因。
2005年6月,中共國務院批准浦東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即政府行政改革)試點,上海當局立刻推動三年行動計畫,到如今卻出現金融企業外移現象。據說,新的上海班子又將成立由市長韓正領軍的"上海浦東綜合配套改革領導小組",這回倒要看看新班子的能耐了。
- 關鍵字搜索:
-
浦東